倪文锦教授20141127第四届群文阅读活动群文思维报告研讨.pptVIP

倪文锦教授20141127第四届群文阅读活动群文思维报告研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倪文锦教授20141127第四届群文阅读活动群文思维报告研讨

关键是群文的内容选择与组合方式 杨万里曾写过两首非常有名的咏“荷”诗。 一首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另一首是:“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前一首是从宏观的角度描写,后一首则是从微观的角度描写。 宏观描写要求大视野、大手笔,浓墨重彩,要达到一种壮阔的美,浩瀚的美,撼人心魄的美;微观描写要求很细腻、很准确,见微知著,要达到一种精巧的美,清丽的美,韵味无穷的美。 周敦颐:《爱莲说》 从对“莲与荷”的外部形态描写来看,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角度,杨万里这两首诗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很难超越。 不从外部形态,而是从内涵、气质去写“莲与荷”。他根据自己数十年的人生体验和对社会众生相的深刻观察,从中感悟出一种最美好、最纯真、最高尚也最难能可贵的品格,然后用拟人化手法,借助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通过“莲与荷”的外部形态表现出来。 表面上在写莲的茎“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荷花的“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以及“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实际上是在歌颂一种“胸怀坦荡,没有私心杂念;朴实无华,不哗众取宠;品格优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刚正不阿,任凭狂风暴雨宁折不弯”的崇高思想境界。这正是“爱莲说”的强大艺术魅力所在,也是它能流传万世,永远净化人们心灵的精神力量所在。 李渔:《芙蕖》 和周敦颐的《爱莲说》比较,二者在立意和写法上有何不同? 学生1:在立意上,《爱莲说》是通过描写荷花清逸秀美、出淤泥而不染这一特色,赞扬了君子的优美品德和清高性格,表达了君子自居、不肯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芙蕖》则是具体说明芙蕖的许多可人之处,强调它的种植之利,并抒发对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学生2:在写法上,《爱莲说》是以描写、抒情为主,兼有议论,同时运用衬托、比喻的方法,借物写人,意在言外。《芙蕖》以说明为主,也用描写、抒情、议论,在修辞上运用拟人、顶真、对偶、排比、反问等。 ?教师:同样都是写莲的文章,由于立意不同,构思就不同;由于认识不同,观点也就不同,所以我们平日作文要根据不同的立意要求构思内容不同的文章,使之为我所用。 口语:不会听就不会说,聋子天生就是哑巴。同样道理,书面语:你不去读、不会读、或读得少,就不会写,写不好。听、读是吸收,是输入;说、写是表达,是输出。没有输入何来输出?没有吸收就没有表达。个中原因,关键是思维缺乏锻炼,就不能形成思想。 从“阅读与表达”两者的关系而言,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理解是吸收,运用是表达。没有吸收,何来表达?反之,表达对吸收也能起促进作用,两者不可偏废。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会动摇语文课程的根本宗旨,影响语文课程整体功能的发挥。 表达与交流:切实加强对学生怎么说、怎么写的指导。 《我》——特点 (外貌)我是一个胖墩,我有一对小酒窝 (性格)我的性子急,我是一个开心果 (兴趣)我喜欢毛毛虫,我是一个射击小达人 (习惯)我爱吃红烧肉,我是讲卫生的孩子 竺可桢的《中秋月》是从天文学角度写的,运用的是科学思维,?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文学幻想,运用的是形象思维。 陆游咏梅/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陆游《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上阕写梅花的遭遇,环境冷落凄凉,这也是作者自己被排挤的政治遭遇。下阕写梅花的品格、精神: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上阕描写了梅花傲寒开放在坚冰悬崖的美好身姿,同时又不拘于梅花本身,以梅花象征革命者。下阙揭示其精神品格,由外而内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动人景象。全诗以梅言志,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 魏巍《我的老师》,《王几何》,贾平凹《我的老师》, 既有经师,又有人师。经师也不一样。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 《王几何》这篇文章是给一位几何老师画像的,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处处着力以形传神。“他反手在黑板上画了个极圆的大圆圈。在几十双睁圆的眼睛和一遍惊叹声中,他接着描绘的圆圈和三角形的世界,使我想起儿时砌过的积木、美丽的迷宫和古埃及灿烂的金字塔……”寥寥几笔,一个水平高、业务熟、学识广的教师形象立刻跃然纸上。 “他的袖口有永远抖不掉的粉笔灰,嘴里有永远吐不完的圆和角。”观察多么细致呀,这正是王老师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培养下一代不辞辛苦、呕心沥血的明证。 在校园里碰见他,“他手里总捏着大三角板和大圆规”;在街上碰见他,“你

文档评论(0)

有一二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