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棵开花的树》教学设计
课文题目一棵开花的树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班级授课类型阅读新授课(展示板演式)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高等职业学校一年级新生,在中学接触过现代诗歌,有些学生学习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秋天》(何其芳)、《纸船·寄母亲》(冰心)《雨巷》(戴望舒)《再别康桥》(徐志摩)等。学生升入高职进入大学一年级学习,对人生充满期待,感情丰富,对人生、爱情充满期待。席慕蓉的诗想象丰富情真意切,学生能够喜欢。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大学语文》(外研版)第一单元的第5课,本单元主题为“理想·人生·情感”,单元的第5篇课文写对人生、命运的态度,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广受欢迎,树的意象贴切形象,诗的叙事描写真切自然,所表达的情感哀婉动人。教学目标介绍诗歌产生的背景及诗人食指的情况;⑵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及写法,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感受品味能力;⑶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笑对痛苦的情怀。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与形式协调统一的关系,欣赏其艺术特色教学难点木瓜、琼琚象征的意义。学习方法展示板演式课前准备课前分配学生分组自学,朗诵展示,欣赏短文写作展示。教学过程环节时长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
(2分钟)
德国诗人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说“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元代大戏曲家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又说“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但这仅仅是美好的愿望而已,现实中更多的时候是倾情相待,却终究错过,留下无穷的遗憾与伤感。今天我们来学习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学生聆听让学生在与当今社会的联想中产生对爱情的思考。二、新课学习
(40分钟)(一)整体感知,泥塑诵读(12分钟)
1.朗读全诗,把握内容。(10分钟)
学生自读、教师范读,播放视频(三种视频),引导学生比较哪种读法最能打动人,并探求原因。
⑴内容明确:诗歌写一个青年女子对意中人刻骨铭心的爱恋之情。诗写女子从热切的倾慕到苦苦的求情及等待,再到相遇的期盼与欣喜及随之而来的失恋的痛苦与悲伤。如精致简洁的微电影,几个典型镜头就深刻地表达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悲剧。
⑵读法辨优
①标准:以声达情,声情并茂;抑扬有致,有感染力。
②结果(略)
2.作者情况(2分钟)
席慕蓉,当代著名画家、诗人、 HYPERLINK /view/68693.htm \t _blank 散文家。祖籍内蒙古 HYPERLINK /view/5319638.htm \t _blank 察哈尔盟明安旗,后随家定居 HYPERLINK /view/2200.htm \t _blank 台湾。席慕蓉于1981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 HYPERLINK /view/8294.htm \t _blank 七里香》,在台湾刮起一阵旋风,其销售成绩也十分惊人。1982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 HYPERLINK /view/5610074.htm \t _blank 成长的痕迹》,表现她另一种创作的形式,延续新诗平静淡雅的风格。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等。原名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以各种读法带入对诗歌内容和情感基调的把握。引导学生学诗先读诗,感受诗歌内容把握感情基调,形成诗歌语感。㈡分组自学,展示板演(28分钟)
学生分成三至四人小组,从教师安排的学习内容中各自挑选两至三个学习任务进行自学后的合作探究。
1.划分小组:全班按三至四人一组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1分钟)
2.选题学习:(教师出示参考学习题目)(2分钟)
⑴诗歌写了哪些意象?哪个最主要?为什么?
⑵诗歌像一场微型剧,剧情是怎样发展的?
⑶诗名改成“错过”行不行,为什么?
⑷这首诗最打动你的地方是哪里?谈谈理由。
3.学生选题讨论(10分钟)
4.学生展示学习成果(10分钟)
5.教师明确纠正(5分钟)(教师根据情况施教)
⑴诗歌写了哪些意象?哪个最主要?为什么?
明确:诗歌的主要意象是“一棵开花的树”,这棵树是为爱而生长为爱而开花,只为让爱人关注到自己爱上自己,但当爱人无视地走过后,花瓣散落一地而无人欣赏。以树喻人,写树即写人。
⑵诗歌像一场微型剧,剧情是怎样发展的?
明确:求佛——化树——错过——凋零,痴情少女的凄艳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曲折而不隐晦,饱蘸着深情,浸润着忧伤。少女的执著、热切与错失者的无意、冷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巨大的情感张力中彰显了这种无缘之爱的痛彻心肺。
⑶诗名改成“错过”行不行,为什么?
明确:《一棵开花的树》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社会价值和美学意蕴都有可掬之处。为什么佛让少女变成了一棵树而不是让她变成了一只鸟或一块美玉?树是有生命的,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