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意外:中暑、中毒、意外卡喉、出血、烧伤、骨折。
急救理念:时间就是生命,急救从现场开始。
急救知识+急救技能=有效的第一目击者
有效的第一目击者是指在事故现场、患者身边,能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护的人。
急救标志:“生命之星”
生命之星的含义:
1.整个图案以蓝色为主体,寓意宁静祥和。
2.橄榄枝代表和平和安全。
3.中间六个角代表了急救医疗服务系统的六个功能:伤病患检视、报告、救护车出勤、现场处置、远送及途中照顾、送至特定医疗单位。
4.蛇绕拐杖也称蛇徽,是医学的象征,代表了救死扶伤之爱心、救死扶伤之能力,是为了纪念太阳神阿波罗儿子神医阿斯克勒庇俄斯。
时间就是生命——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5~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可出现全身抽搐
60秒——瞳孔散大,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4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黄金救援时间:
交通事故大出血、休克、电击、溺水、心搏骤停——黄金救护时间4分钟
地震——救难黄金72小时
严重创伤——黄金救护时间30分钟
急救电话:我国“120”、美国“911”、英国“999”、法国“15”、日本“119”、香港地区“999”。
如何正确拨打120:
1.应说明呼救人电话号码与姓名、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和联系电话。
2.说明患者所在确切地点,尽可能指出周围明显标记和最佳路径等。
3.说明患者目前最危急的情况,如昏迷、大出血、呼吸困难等。
4.遇到灾害事故、突发事件时要说明伤害性质、严重程度、发生的原因、受伤人数等及现场已采取的救护措施。
5.寻找相对安静的环境,保持镇静,语言精炼、准确、清楚。
6.听从120接线员的指令,采取必要现场救护措施。通话结束时等120先挂电话。(注:120中心在接警后已经通知救护车出车。)
7.到小区或单位门口等待救护车,或通知门卫。
反应时间:接到电话至救护车到达现场所需的时间。市区10-15分钟,郊区30分钟。
急救半径:急救单位所执行院外急救服务区域的半径。城区5公里之内。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集院前急救、急症科、ICU、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
院前急救:现场急救和转运和途中监护
急诊科和ICU:院内救护
生命绿色通道:急救绿色生命安全通道,是指对危急重症患者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的原则,医疗相关手续酌情补办。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特点:
1.为危急重症患者提供及时、连续的急救医疗服务。
2.三者既分工明确,又密切联系。
3.既适合平时的急诊工作,又适合于大型灾害或意外事故的急救。
EMSS流程:120报警--救护车出动--现场救护--运送至医院并监护--生命绿色通道--就医
发展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1.救护水平和要求不断提高(“抬起来就跑”的办法转变为“暂时等待,稳定伤情后再转移”)
2.意外灾害和伤害事故增加(在我国伤害是第5位死亡原因。最常见的伤害主要有交通事故、自杀、溺水、中毒、高空跌落等。)
3.疾病谱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心脑血管病)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要求:完善的通讯指挥系统、现场救护、监测和急救装置的运输工具、高水平的医院急诊服务、强化治疗。
院前急救的组织和实施:即现场急救、转运和途中监护
院前急救是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者进行现场急救、转运及途中监护的统称。
院前急救人员:医护人员、急诊科医护人员、第一目击者、其他人员。
院前急救的特点:社会性(现场急救并非医护人员专责)、突发性(随机性强)、紧迫性(时间紧急)、艰难性(急救环境条件差)、复杂性(病种多样复杂)、灵活性(就地取材,善于利用替代品)。
(重点)院前急救的原则:
1.先排险后施救(先切断电源、将患者脱离中毒环境、距汽车150米处放置警示标志、救助时应评估周围环境和自身安全)
2.先重伤后轻伤(轻伤:意识清醒,能积极配合检查,反应灵敏,生命体征正常,如一般挫伤、擦伤;中度损伤: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处理,不危及生命,如骨折等;重伤:随时有生命危险,表现为生命体征不稳定、意识丧失,如窒息、大出血、严重中毒、休克、心室颤动等;死亡:意识完全丧失、大血管搏动消失、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
3.先施救后运送(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大出血——止血;窒息——开放气管)
4.急救与呼救并重
5.转运与途中监护相结合
院前急救流程:现场评估与呼救--现场救护--转运与途中监护
现场评估:事故原因周围环境、快速评估危重病情(意识、气道、呼吸、循环)
意识评估:
1.目的:判断被救者意识是否清醒
2.方法:呼唤患者、轻拍面颊、压迫人中或眶上神经
3.观察:患者有无睁眼或肢体运动等。有反应,说明意识存在;若无反应,则表明意识丧失。
(注:切记避免摇晃患者身体)
气道和呼吸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