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2016高三阶段示范性金考卷3精讲.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阶段示范性金考卷三 本卷测试内容:第一部分 第四、五章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面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1~2题。 1. 2014年8月19日,由于面临火山爆发的可能性,A国开始疏散该国最大火山附近的居民。该国火山多发是因处于(  ) A.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碰撞边界 B. 亚欧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的碰撞边界 C.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张裂边界 D.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边界 解析:A国为冰岛,处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张裂边界。 答案:C 2. 下面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与B半岛西侧海岸幽深、曲折地貌特点成因相似的是(  ) A. 甲→变质岩 B. 岩浆→乙 C. 甲→丙 D. 丙→丁 解析:图中甲、乙都是由岩浆直接形成,应为岩浆岩;丙为沉积物,丁为沉积岩;甲→变质岩是变质作用,岩浆→乙是冷却凝固作用形成的,甲→丙要经过外力的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丙→丁则是外力沉积作用。B半岛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其西侧海岸幽深、曲折地貌特点主要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体现的是外力侵蚀作用,故与甲→丙的成因相似。 答案:C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3~4题。 3. 下列关于图中虚线右侧地质事件发生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挤压褶皱-下沉沉积-抬升侵蚀-抬升侵蚀-下沉沉积-岩浆入侵-抬升侵蚀 B. 挤压褶皱-抬升侵蚀-下沉沉积-抬升侵蚀-下沉沉积-岩浆入侵-抬升侵蚀 C. 挤压褶皱-岩浆入侵-发生断裂-挤压褶皱-抬升侵蚀-下沉沉积-抬升侵蚀 D. 挤压褶皱-挤压褶皱-岩浆入侵-发生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抬升侵蚀 解析:根据地质构造图,结合图例可知先是岩石受到水平挤压发生褶皱,岩体抬升上部岩体受到侵蚀,岩体下沉,接受沉积,然后再抬升受到侵蚀,岩体再次下沉,接受沉积,后来岩浆入侵,岩石抬升受到侵蚀。 答案:B 4. 图中甲、乙两处岩石发生了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的是(  ) A. 石英岩、大理岩 B. 大理岩、板岩 C. 板岩、片麻岩 D. 石英岩、片麻岩 解析:结合图例可知甲是石灰岩,经变质后形成大理岩,乙为页岩,经变质后形成板岩,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2015·杭州模拟]安徽省肥东县磐石村附近山项有一块“飞来石”,其顶部面积十多平米。50多年前,孩子们可以在其顶部画上棋盘下棋,现在该石块却有数米高,周围植被稀疏,人迹罕至,当地人很奇怪,称之为“会长高的石头”(见右图)。据地质专家考证,“飞来石”与其下面的岩石均为同一地质年代的花岗岩。据此回答5~7题。 5. “飞来石”的形成过程,最可能的是(  ) A. 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B. 岩浆喷出、冷却凝固、地壳下降、流水侵蚀 C. 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地壳下降、流水侵蚀 D. 岩浆喷出、冷却凝固、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解析:由材料可知,“飞来石”与其下面的岩石均为同一地质年代的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是由岩浆侵入之后冷却凝固形成的;该地位于山顶,说明地壳发生了抬升作用,经流水侵蚀,上覆岩层被侵蚀剥离,使这一块质地坚硬的“飞来石”裸露突出。 答案:A 6. “飞来石”最终形态形成的根本动力是(  ) A. 岩浆活动 B. 太阳辐射 C. 风力作用 D. 流水作用 解析:“飞来石”的形态是由风化、风力侵蚀、流水侵蚀等作用的结果,而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的根本动力来源是太阳辐射。 答案:B 7. “飞来石”在50多年间“长高”数米,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当地居民把“飞来石”周围的泥土挖走,人为地制造景观,吸引游客 B. 山顶植被稀疏,降水多,多年来“飞来石”周围泥土被流水冲刷,地面下降 C. 山体在地质作用下,迅速“长高” D. 岩石遇水膨胀而升高 解析:“飞来石”附近人迹罕至,当地人对其“长高”也很奇怪,说明其“长高”不是人为制造的;在地质作用下,山体“长高”非常缓慢;花岗岩遇水不会膨胀;在流水侵蚀作用下,由于该石块周围植被稀疏,地表土壤被侵蚀,周围地面下降,使“飞来石”看起来“长高”了。 答案:B 读某区域景观图,回答8~9题。 8. 图中A处的地貌类型为(  ) A. 三角洲 B. 冲积扇 C. 河漫滩 D. 沙丘 解析:根据图中该地貌的形态特点可以判断出该地貌为河流出山口处形成的冲积扇。 答案:B 9. 图中a、b、c、d四点中最适合聚落布局的是(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解析:河流出山口处形成的冲积扇边缘地区地势较平坦,土壤较肥沃,因此d点是聚落选址的最佳地点。 答案:D 下图为某河段剖面图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