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梯形图程序的设计方法研讨
图3-14(c)I/O接线图 由上可见,继电接触电路图与梯形图有很多相似之处,梯形图基本上可以认为是由继电接触电路图直接“翻译”过来的。不过这样直接转换过来的梯形图接出的I/O接线所采用的输入点数较多,当PLC的输入点数较紧张时,梯形图在转换时可以做适当的处理。为此,根据继电接触电路设计梯形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减少PLC的I/O点数 梯形图尽量简化,如上述梯形图可简化成图3-15的形式,以减少I/O点数。 图3-15 简化梯形图 (a) (b) 另外,为了减少输入输出点数,对某些输入器件的触点如果在继电器电路图中只出现一次,并且与PLC输出端的负载串联(如图中的FR),不必将它们作为PLC的输入信号,可以将它们放在PLC外部的输出回路,仍与相应的PLC负载串联。例如上面的例子可改为图3-16所示的形式。 图3-16 简化I/O接线图 (2)应尽量优化梯形图 为了减少PLC程序指令的条数,下图中的(a)应改为(b)。 (a) (a) (b) (b) 图3-17 梯形图 (3)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外部联锁电路 为了防止控制正反转的两个接触器同时动作造成三相电源短路,不仅需要在梯形图中设置相应的联锁电路,还应在PLC外部设置硬件联锁电路。 (4)外部负载的额定电压 PLC的继电器输出模块和双向可控硅输出模块一般最高只能驱动额定电压AC220V的负载,如果系统原来的交流接触器的线圈380V,应将线圈换成220V。 附:速度继电器原理结构 速度继电器主要有定子、转子和触头三部分组成。定子与笼型异步电动机相似,是一个笼型空心园环,由硅钢片冲压而成,并装有笼型绕组。转子是一块永久磁铁。 图3-18 速度继电器 速度继电器的轴与电动机的轴相连,转子固定在轴上,定子与轴同心。当电动机转动时,速度继电器的转子随之转动,绕组切割磁场产生感应电动势和电流,此电流和永久磁铁的磁场作用产生转矩,使定子向轴的转动方向偏摆,通过定子柄拨动触头,使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当轴上速度低于100r/min时,恢复原位。 速度继电器主要用于笼型异步电机的反接制动控制,也称为反接制动继电器。 图3-19 速度继电器图形符号 图3-20 反接制动控制线路 制动过程:按SB1→ KM1断电→KM2通电→ 制动开始→ n=0(约100)时,KS复位→ KM2断电→ 电机脱离电源,制动结束。 反接制动控制线路PLC梯形图和I/O接线图 图3-21 反接制动控制线路 (a)I/O接线图 (b)梯形图 3.5 梯形图的顺序控制设计法 一、顺序控制的概念 所谓顺序控制,就是按照生产工艺预先规定的顺序,在各个输入信号的作用下,根据内部状态和时间的顺序,在生产过程中各个执行机构自动地有秩序地进行操作。顺序控制设计法又称为步进控制设计法。 二、顺序控制设计法的基本思想 最本的思想是将系统的一个工作周期划分为若干个顺序相连的阶段,这些阶段称为步(step)或状态,并且用编程元件(辅助继电器M和状态寄存器S)来代表各步。 三、顺序功能图(SFC)的基本组成 顺序功能图又叫状态转移图或功能表图,是设计顺序控制程序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图形编程语言和工具,它描述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功能和特性的一种图形。 顺序功能图主要由步、有向线段、转换条件和动作(命令)组成,如图3-22所示。 图3-22 状态转移图 (顺序功能图) 图中的矩形方框表示步(或状态),框内是状态器元件号。状态器(步)之间用有向线段连接。有向线段上的垂直短线表示转换,其旁边的X表示状态转换条件。 四、步的概念 图3-23 顺序功能图 图3-23所示的顺序功能图中共有初始步、快进、工进和快退四步,通常一个控制系统应设置等待起动的初始步。 状态图的特点是由某一状态转移到下一状态后,前一状态自动复位。 转换条件X和 分别表示当二进制逻辑信号X为“1”状态和“0”状态时转换实现。符号↑X和↓X分别表示当X从0→1状态和从1→0状态时转换实现。 五、顺序功能图的基本结构 1.单序列 2.选择序列 (a) (b) 3.并行序列 (a) (b) 4.子步结构 (a) (b) 六、顺序功能图中转换实现的基本规则 (1)转换实现的条件 在顺序功能图中,步的活动状态的进展是由转换的实现来完成的。转换实现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① 该转换所有的前级步都是活动步; ② 相应的转换条件得到满足。 (2)转换实现应完成的操作 转换的实现应完成两个操作: ① 使所有由有向连线与相应转换符号相连的后 续步都变为活动步; ② 使所有由有向边线与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报告模板.pdf VIP
- GAT669.1-2008通用技术要求091019.ppt VIP
- 长合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doc VIP
- 【干货450页】2021税收筹划案例手册.docx VIP
- DB41T 2486-2023 叉车维护保养与自行检查规范.pdf VIP
- 酒店运营标准指引.docx VIP
- 风险分析方法培训课件.ppt VIP
- Q∕CR 749.3-2020 铁路桥梁钢结构及构件保护涂装与涂料 第3部分:附属钢结构.pdf
- 成都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卷(10套试卷带答案解析).doc VIP
- 04DX101-1建筑电气常用数据.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