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种植开发科技类项目申报书精讲.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基本信息表 项目名称 ××××市引进蓝莓及小浆果产业化育苗 申报单位 ××××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所在县市区 ××市××区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手机 所属领域 受理科室 □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资源环境□电子信息□新能源  计划科 ■种植  □养殖 ■农产品加工 □农业生产资料 农村科 项目前期基础(200字以内) 本项目团队历时6年,在××地区率先试验,引进了蓝莓、日本草莓,桑葚等浆果种苗进行引种试验,逐步本地化组培繁育。结合××地区500-1000米海拔半高山浆果适应带进行选优,为××地区增加了五种新的果蔬品种,为产业化种植打下基础。规划在5年内,带动半高山农户规模种植2万亩,结合××市旅游定位进行采摘生态观光游;结合食品工业园形成高质果汁、果酱、果糕生产,重视科技,带动一系列种植、加工、物流、旅游产品的创新经济。 项目简介 (500字以内) ××××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由生态农业和管理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团队组成。技术研发结合产业开发,涵盖了种苗引进,种苗培育和本地选优,生态果园示范生产,终端产品开发,建立品牌销售环节。结合××大学生物中心,中国林科院蓝莓产业专家组成果,利用自我积累的生物繁育技术,为科技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实现了保障。 目前已获得关键 ,生根技术和批量未农户供应种苗的攻关基础,并对蓝莓在××流域的露地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在蓝莓越冬防寒,土壤改良,栽培技术和园土配制等技术方面取得了诸多创新成果,达到了国内实践领先水品。项目的成功将为我省带来新的模式和希望;项目的推广种植也将为我省生物技术应用,生态扶贫,山区农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新农村建设等起到重要的作用,其社会经济意义极大。突破××地区近10年来无高附加值果木的经济局面。 实施起止年限 2008 项目总投入 350 万元 其中申请科技经费 50 万元 企业注册时间 2008 注册资金 50 万元 其中外资(含港澳台)比例 0 % 股份结构 私有股份制 是否高新技术企业 □是 ■否(申请中,已在科技局领导下成立蓝莓研究所) 密切合作的高校、科研院所(不超过2个) 中国林科院蓝莓产业专家组、 ××大学生物中心 职工总人数 38 人 其中研发人员 8 人 近3年主要经济指标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注册资金(万元) 50 50 500 (征集增资扩股) 销售收入(万元) 20 30 220 研发经费(万元) 30 45 55 缴税总额(万元) 0 0 5万元:农产品种植国家鼓励免销项税 净利润(万元) -20 -15 55 项目主要研究人员(5人以内) 姓名 工作单位 年龄 专业 职称/职务 秦×× ××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31 土壤化学 工程师 郑×× ××大学生物技术中心 37 生物学 博士生副导师、教授 陈×× ××大学生物技术中心 43 生物学 博士导师、教授 王×× 中国林科院蓝莓产业专家组 45 生物学 博士导师、教授 张×× 中国林科院蓝莓产业专家组 57 生物学 教授 主要产品名称 占企业销售收入总额比例(%) ××生态蓝莓果汁 52% ××生态蓝莓鲜果礼盒 30% ××生态采摘旅游产品 15% ××果酱、果糕、蓝莓蜂蜜等 3% (试验培育阶段) 一、项目的意义 1、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主要小浆果品种介绍: 蓝莓(Blueberry)属原生欧州和北美的越桔科越桔属(Vaccinium) ,浆果类灌木,其果实内特有的蓝莓花青素等物质,可提高视力、抗衰老和防癌等功效,被誉为“21世纪功能性保健浆果”和“水果中的皇后”,并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近年来风靡欧美及日本,按照目前的国际价格,每吨蓝莓鲜果约合人民币5~10万元左右。据统计到2003年全球约有30多个国家栽培蓝莓,总面积约12万公顷,其中北美10万公顷、南美2500公顷、波兰1000公顷、日本300公顷,累计产量约30万吨,产品仅够需求量的约65%。日本是目前亚洲唯一实现蓝莓产业化的国家,每年需要蓝莓5万吨以上,但国内年产量仅1万吨,主要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 红莓(raspberry)在三峡半高山地区有分布原产地野生浆果,可口美味,市场价值高。项目专家中国林科院张清华教授,从北美引进适合本地的红莓品种,2006年开始在本地区研究种植。 世界蓝莓等浆果种植面积较少,产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发达国家采摘人工贵,是限制蓝莓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我国蓝莓种植业刚刚起步阶段,目前全国有蓝莓种植面积约3000公顷,其中以山东的人工种植基地面积最大,约2万亩左右,其一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