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北半球为例: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更替(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 时间换算的基本方法 纬度变化规律:(北半球) 1)春分日~秋分日(夏半年): 1、我国目前采用的时间是( ) A.北京的地方时 B.北京所在的经线的时间 C. 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 D.我国领土所跨5个时区的各个区时的平均值 2、关于地方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条纬线上地方时相同 B。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C.东边的地点地方时晚于西边的地点 C.地方是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4度 3、当北京时间为19点时,纽约(西五区)的区时是( ) A.8点 B .12点 C. 13点 D. 6点 C B D 1.关于“北京时间”的说法:北京时间就是:①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②东八区的区时③120°E经线上的地方时 ④116°E经线上的地方时,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A E F G C B 00 读昼夜半球图,回答: (1) 此时G地为 点钟,和他同 时刻的是 点,M地为 点钟 (2)此时B地为 点钟,A地为 点 钟, C地为 点 ,D地为 点 B M 12 E,F 24/0 6 4 8 8 日界线 1、定义: 2、变更方法: 国际上规定以180o经线作为地球上日期的分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 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东十二区 西十二区 180o 减一天 加一天 西 东 日界线: 国际上统一规定,原则上以1800经线作为地球上的“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甲 · 3、读右图以北极为中心的 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代表 4月10日,非阴影部分代表 4月11日。 (1)则甲的时间为: A.3时 B.9时 C.15时 D.12时 (2)北京时间是: A.10日8时 B.10日20时 C.11日20时 D.11日8时 此经线是日期变化的线, 是地方时为0时的这一条 120°E 典型例题分析 此经线为日界线,即180°经线,地方时为12时。 A D N 一架飞机从圣彼得保(60°N,30°E)起飞,向西南经过11小时飞抵古巴首都哈瓦那(西5区)。起飞时圣彼得堡时间为18日15时。据此回答1~2题。 1.飞机到达哈瓦那里,当地时间是 ( ) A.19日12时 B.19日19时 C.18日12时 D.18日19时 D 巩固训练 2. 当我国1999年12月20日现场直播澳门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时,位于旧金山(西8区)的爱国华侨收看的时间是( ) A.12月19日08时 B.12月20日16时 C.12月19日16时 D.12月19日20时 澳门与旧金山时差为: 8+8=16小时 旧金山收看时间为: 12月20日0时-16=12月19日8时 A 1.求地区区时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2.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时刻早。求东边的时刻加时差,求西边的时刻减时差,即“东加西减”。 3.如果存在交通位移,计算时要考虑时间的消耗。 4.上述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则用结果减去24,日期加一天;结果若小于0,则加上24 ,日期减一天。 晨昏线 (晨线) 晨昏线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晨线 昏线 夜半球 昼 半 球 太阳直射点 晨昏圈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 晨线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 昏线 A B O N A B 晨线 昏线 O N N N 晨线 昏线 S S 晨线 昏线 A B O S A B 晨线 昏线 O S (二)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 (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会向右偏转; 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会向左偏转; 赤道上,水平运动物体不偏转。 归纳:北右南左赤不偏。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例、如图:哪一岸受到水的冲涮作用更强 ;哪些岸受到的冲涮作用更弱,泥沙淤积,可能最终会与小岛相连 。 丙 丁 1、南半球一河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会发生( ) A.北岸侵蚀,南岸沉积 B.南岸侵蚀、北岸沉积 C.左岸侵蚀,右岸沉积 D.右岸侵蚀,左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