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2-2-4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及交通与通迅的变化同步练习 岳麓版.docVIP

2013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2-2-4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及交通与通迅的变化同步练习 岳麓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2-2-4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及交通与通迅的变化同步练习 岳麓版

2-2-4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及交通与通迅的变化 一、选择题 1.电视剧《闯关东》受到许多观众的青睐,剧中有这样一幕:格格那文和其丫环鲜儿从王府出逃,路上遇到军队正抓住行人强行剪辫子。这一现象的普遍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答案】D 【解析】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后,民国政府提倡“剪辫易服”,剪辫子现象普遍出现。 2.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答案】A 【解析】考查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影响,考查理解运用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由医生接生体现了当时中国开放的一面,但“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则体现了保守的一面。 3.(2011·稽阳)1898年4月1日,中国最有影响的报纸《申报》在社论中作了大胆预言:自行车必将大兴于中国。20世纪后半期中国真正成了“自行车王国”。当时《申报》预言的主要依据是(  ) ①自行车价格便宜、使用便捷 ②中国逐步开放 ③“向西方学习”的意识 ④中国的独立和富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主要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及综合分析比较的能力。难度中等。①项正确,自行车明显具有这样的特点;②项正确,根据鸦片战争后中国学习西方的过程即可得知中国会逐步开放;③项肯定正确。④项错误,自行车是否在中国流行与中国的独立富强没有必然联系。排除含有④的选项,因此选择A项。 4.(2011·青岛)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指出:“机器纺纱布局司机者,一人掌管数机,须终日直立奔走,缠足者不能为也;机器缫丝局其司盆者,亦须久立,缠足者亦不便。”这说明(  ) A.工业文明冲击了传统农业文明 B.洋务运动主张改变纲常伦理 C.洋务运动提倡男女平等 D.晚清女权运动蓬勃兴起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缠足者不能从事机器生产,这说明工业文明冲击了传统农业文明,故选A项;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维护封建纲常伦理,没有倡导女权运动,排除B、C、D三项。 5.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答案】C 【解析】本题是不完整式选择题,考查提取有效信息、论从史出的能力。注意全面理解材料的含义,A、B两项仅反映了一个方面的现象,材料的本意在后一句“碧眼(西方人的眼)生成学不来”,意在讽喻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6.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http:///bbs,网址设置“1905”的寓意是(  ) A.这一年电影传到了中国 B.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起步 C.这一年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诞生 D.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电影传到中国是在19世纪末,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诞生于1913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是1931年摄制的《歌女红牡丹》,故排除A、C、D三项。1905年京剧短片《定军山》的拍摄,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拍摄影片,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起步。 7.1872年,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的“纸”是(  ) A.传单  B.信件  C.报纸  D.书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的信息“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可知诗中所提的“纸”是报纸。 8.有一首竹枝词写道:“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其描述的是(  ) A.电车  B.电影  C.电话  D.电报 【答案】C 【解析】根据有效信息“德律风”“几如面话一堂中”可知其描述的是电话。 9.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申报》发表了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 “洋楼更比蜃楼好,谁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  ) 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 B.民主革命思想起到开启民智作用 C.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D.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 【答案】D 【解析】A项不正确,当时的西方物质文明只是逐步融入中国社会,远没有达到“深入”的程度。B项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