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应激相关障碍精编.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应激相关障碍 应激过程 认知评价、人格特征 社会支持、应对方式 三、应激源的定义及分类 (一)定义:又称应激因素,指任何能产生应激反应的有害刺激。 (二)分类: 1.按应激源的性质分类: 躯体性应激源 心理性应激源 社会性应激源 文化性应激源 2.按生活事件的现象分类 工作事件 家庭事件 人际关系事件 经济事件 社会和环境 个人健康 自我实现和自尊 喜庆事件 3.按事件对个体影响分类: 正性生活事件 负性生活事件 4.按生活事件的客观和主观属性分类 客观事件 主观事件 (三) 应激源的研究 1.生活事件量化研究: 生活变化单位(LCU):用以表示事件对个体心理刺激强度。 <150分;正常生活状态 150~300;轻度生活危机状态 ≥300;重大生活危机状态 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 LES) 四、发病机制: (一)生物学因素 (二)心理社会因素 (一)生物学因素 四、发病机制 (一)、应激的心理中介 1.认知评价 2.应对方式 3.社会支持系统 4.个性特征 1.认知评价:个体从自己的角度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 两重评价学说(Lazarus): 初级评价:判断事件是否与自己有利害关系,是否构成威胁 次级评价:个体对事件是否可以改变,即对自己的能力作出估计。 3.社会支持系统: (1)定义: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 客观支持 主观支持 (2)社会支持与应激反应 (3)社会支持保护健康的机制 缓冲作用假说 独立作用假说 4.个性特征: (1)个性影响认知 (2)个性影响应对方式 (3)个性影响社会支持系统 PTSD的诊断要点: ①由严重的威胁性或灾难性的应急事件而引起; ②精神障碍发生于创伤后的3至6个月内; ③临床以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持续性回避和警觉性增高为主要症状,并有焦虑、抑郁、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等。 第三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 一、概 述 二、临床表现 三、理论解释 四、诊断评估 五、防治要点 1.遭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如天灾人祸); 2.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病理性重现),并至少有下列1项:①不由自主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②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恶梦;③反复发生错觉、幻觉;④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如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或周年日等情况下会感到异常痛苦和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等; 3.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至少有下列1项:①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②易激惹;③集中注意困难;④过分地担惊受怕; 4.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境的回避,至少有下列2项:①极力不想有关创伤经历的人与事;②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避免到会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③ 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④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但对与创伤经历无关的某些活动仍有兴趣;⑤ 选择性遗忘;⑥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 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即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数月后,罕见延迟半年以上才发生),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1.预防性干预 2.心理治疗 3.药物治疗 第三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 一、概 述 二、临床表现 三、理论解释 四、诊断评估 五、防治要点 (1)侧重于提供支持; (2)鼓励面对、表达和宣泄; (3)学习新的应对方式。 ⑴暴露疗法 ⑵认知行为治疗: ⑶眼动脱敏与再加工(EMDR) ⑴ 改善症状。 ⑵ 促进疏泄(cathersis)。 ⑶ 配合心理治疗。 第三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 张浩,30岁,销售人员。因紧张、担心、警觉性增高、失眠、恶梦,易受惊吓一年余来到心理咨询门诊。 他三年前误入某传销组织,并逐渐成为级别较高的骨干,一年前因慑于公安机关对传销的打击,欲脱离“组织”。就在计划逃离的当天夜晚受到传销组织上级“领导”的恐吓,又听说民警已经进入小区,即将行动。当时非常害怕,认为不管被警察还是“组织”抓去,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好不容易在朋友的帮助下逃脱,辗转到北京某企业工作。半年后逐渐出现心理异常,紧张、害怕、“全身发紧”,失眠,主要为入睡困难,经常做噩梦,几乎都是与传销有关。不愿看到与传销有关的电视节目、书报等,也不能提及与传销有关的事。常在大街上把陌生人当作自己的上线,非常恐惧,但仔细一看又不是。有时在家感到窗帘在动,也很害怕;十分担心同事知道自己以前的事, 尽量回避与他们的交往。工作效率明显下降,对生活和未来失去信心,但无自杀意念;极力想改变处境,却无能为力。 他陷入传销恐怖不能自拔 第四节 适应障碍 一、概 述 二、临床表现 三、理论解释 四、诊断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