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原子发射光谱法精编.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原子光谱分析法 11.1.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11.1.2 原子发射光谱仪器类型与结构 11.1.3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应用 概述: AES、AAS、AFS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的特点: 11.1.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1.元素的特征谱线 原子的共振线与离子的电离线 Na 能级图 K 元素的能级图 Mg 元素的能级图 2.谱线强度 数学关系: 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 3.谱线的自吸与自蚀 self-absorption and self -reversal 11.1.2 仪器类型与流程 光路图 1. 光源 (1)直流电弧 特点: (2) 低压交流电弧 (3)高压火花 (4)激光微探针 (5)等离子体焰炬 工作原理: 光源特性对比表 ICP的突出特点: 2. 分光系统 (2)凹面光栅分光系统 (3)中阶梯平面反射光栅的分光系统 3. 进样系统 4. 检测器 检测器 光谱级-波长 二维光谱 5. 仪器主要类型 (2) 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光谱仪 仪器特点: 11.1.3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应用 3. 光谱定量分析 (2) 光谱定量分析 内标法基本关系式: 内标元素与分析线对的选择: 标准加入法 应用: 内容选择 中阶梯光栅与棱镜结合使用,形成了二维光谱,配合阵列检测器,可实现多元素的同时测定,且结构紧凑,已出现在新一代原子发射光谱仪中。 电弧、电火花及激光为光源的发射光谱仪器:主要分析固体试样。试样放在电极中。 ICP光源:将试样制备成溶液后进样。 溶液进样装置:图 雾化、蒸发、原子化。 光电倍增管和阵列检测器两类 。 (1)光电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利用光电法直接获得光谱线的强度。 两种类型:多道固定狭缝式和单道扫描式。 采用CID或CCD阵列检测器,可同时检测165~800nm波长范围内出现的全部谱线。 多采用中阶梯光栅加棱镜分光系统。28×28 mm CCD芯片上,可排列26万个感光点点阵,具有同时检测几千条谱线的能力。 (1) 测定每个元素可同时选用多条谱线。 (2) 可在一分钟内完成70个元素的定量测定。 (3) 可在一分钟内完成对未知样品中多达70多元素的定性。 (4) 1mL的样品可检测所有可分析元素。 (5) 扣除基体光谱干扰。 (6) 全自动操作。 (7) 分析精度:CV 0.5%。 1. 元素的分析线、最后线、灵敏线 分析线:复杂元素的谱线可能多至数千条,只选择其中几条特征谱线检验,称其为分析线; 最后线:浓度减小,谱线强度减小,最后消失的谱线; 灵敏线:最易激发的能级所产生的谱线,每种元素有一条或几条谱线最强的线,即灵敏线。最后线也是最灵敏线; 共振线:由第一激发态回到基态所产生的谱线;通常也是最灵敏线、最后线。 2. 定性方法 标准光谱比较法: 以铁谱作为标准(波长标尺)。为什么选铁谱? 为什么选铁谱? (1)谱线多:在210~660nm范围内有数千条谱线。 (2)谱线间距离分配均匀:容易对比,适用面广。 (3)定位准确:准确测量了铁谱每一条谱线波长。 标准谱图:将其他元素的分析线标记在铁谱上,铁谱起到标尺的作用。 谱线检查:将试样与纯铁在完全相同条件下摄谱,放大20倍,检查待测元素的分析线是否存在,并与标准谱图对比确定。可同时进行多元素测定。 (1) 光谱半定量分析 与目视比色法相似,测量大致浓度范围。 应用:用于钢材、合金等的分类、矿石品位分级等大批量试样的快速测定。 谱线强度比较法:测定试样中待测元素光谱,选择灵敏线,比较标准谱图与试样谱图中灵敏线的黑度,确定含量范围。 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 在条件一定时,谱线强度I 与待测元素含量c关系为: I = a c 发射光谱分析的基本关系式,称为塞伯-罗马金公式(经验式)。自吸常数 b 随浓度c增加而减小,当浓度很小,自吸消失时,b=1。 在被测元素的光谱中选一条作为分析线(强度 I ),再选择内标物的一条谱线(强度I0) 组成分析线对。则: 相对强度 R: A为其他三项合并后的常数项。 a. 内标元素可选择基体元素,或另外加入,含量固定。 b. 内标元素与待测元素具有相近的蒸发特性。 c. 分析线对应匹配,同为原子线或离子线,且激发电位相近(谱线靠近),“匀称线对”。 d. 强度相差不大,无相邻谱线干扰,无自吸或自吸小。 第一节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 Atomic spectrometry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