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史田毅鹏著5清明总结.pptVIP

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史田毅鹏著5清明总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朱元璋的社会福利思想 二、林希元的救荒思想 三、王艮、李贽的社会福利思想 五、唐甄的社会福利思想 六、康熙的社会福利思想 明清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 四、顾炎武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一节 朱元璋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朱元璋简介及学术背景 ?明王朝第一任皇帝。原名重八,后取名朱国瑞(1328-1398),出生于元朝文宗天历元年八月初八(公历1328年9月12日)丁未时,汉族,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东)钟离太平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 1 .民者,国之本也 朱元璋的社会 福利思想 3 .“养老济困“的社会救济生息 (1)民为国本 (3)民安则国安 (1)尊老养老:免除老人徭役、乡饮酒礼民间仪式、救济贫苦无依的老人 (2)恤鳏寡孤独废疾者,设”养济院“ 二、朱元璋的社会福利思想 2.“安养生息“的恤民论 (2)以宽待民 (3)救荒赈灾 (1)令民归耕 (3)救济流民:赈济和优惠政策使流民返乡 (2)减免赋税 第二节 林希元的救荒思想 一、林希元简介及学术背景 ?林希元,字茂贞,号次崖,福建同安县人山头村人(现翔安区垵山大队山头村)生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卒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7年),享年85岁。林希元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易经存疑》、《林次崖先生文集》、《荒政丛言》、《自鸣稿》、《南国谈兵录》、《四书存疑》、《更正大学经传定本》等著作十九种,共计141卷。 1 .赈济论 林希元的救荒思想 2 养恤补救说 (1)把赈济与灾民自身自救能力结合起来 (2)采取施粥养恤办法,避免灾民饿毙于道 (4)灾后放贷使农家经济走向复苏 二、林希元的救荒思想 (2)赈济工作要讲究艺术 (1)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应选名医发放药物 (3)调粟他郡,稳定灾民情绪 (3)“兴工助赈”使灾民脱离灾荒 第三节 王艮、李贽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王艮、李贽简介及学术背景 ?王艮,明朝哲学家,初名银,王守仁替他改名为艮,字汝止,号心斋,生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卒于嘉靖十九年(1514年),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人,思想家王阳明弟子,泰州学派创始人。起初投入王守仁门下只为求生,后经王守仁点化转而治学,并创立传承阳明心学的泰州学派。 李贽(1527~1602)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杂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被诬,下狱,自刎死。李贽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李贽虽然出家做过和尚,但是佛教并非其唯一信仰,根源上说,李贽的信仰是三教并存,以儒教为本。 1 .百姓日用即是道 (王艮) 王艮、李贽的社会 福利思想 2 .”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李贽) (1)对王学”天地万物为一体“进行改造,赋予”心“一种自然本质 (2)“童心说”,人都有一颗“童心” (3)发挥了王艮的“百姓日用即是道”的观点 二、王艮、李贽的社会福利思想 (2)根据本”天地万物一体“的新理解,提出”百姓日用即是道“ (1)批判宋明理学”存天理,去人欲” 第四节 顾炎武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顾炎武简介及学术背景 ?顾炎武(1613—1682)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1 .理想社会的“亲民论” 顾炎武的社会 福利思想 2 贫富论 (1)“人性自私”说:人人自私以成就天下之大公 (2)封建弊政是百姓赤贫化的罪魁:南人困于粮、北人困于役、田赋交银 (3)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导致贫富分化 二、顾炎武的社会福利思想 (2)“寓封建于郡县之中” (1)贫富分化问题引起百姓不安,是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 第五节 唐甄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唐甄简介及学术背景 ?唐甄(1630~1704),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政论家。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唐甄塑像亭。四川省达州(今达县)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清顺治十四年 (1675)中举人。曾在山西长子担任过10个月的知县,因与上司意见不合被革职。后曾经商,因赔本乃流寓江南,靠讲学卖文维持生活。著作主要有《潜书》。 1 .“救民爱人”的济世论 唐甄的社会 福利思想 2 .富民说 (1)批驳宋明道学家“儒者不计功”的谬说 (2)“富国”的核心是“富民” (3)统治者的虐取是百姓限于贫困的最重要的原因 二、唐甄的社会福利思想 (2)批判宋明道学基础上,提出“救民爱人”的儒者最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