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的萌芽与产生总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史伯的的朴素自然观思想 1、明确的把“五行”看做是万物的本原 提出“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的宇宙生成论 五行的顺序为土、金、木、水、火 2、用“和”、“同”论述五行之间的关系 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哲学命题 (1)和:“以他平他”,不同“实”的合一、统一 (2)同:“”以同俾同”,相同的“实”简单的相加、同一 (3)反对“去和而取同” 3、齐国的大臣晏婴进一步解释了伯阳父的思想。他认为“不同”是事物组成和发展的最根本的条件。 (三)“阴阳说” 1、最初的阴阳并无哲学意义,仅指自然界中的有无日光照射的现象 “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诗·大雅·公刘》 “阴者见云不见日,阳者云开而见日” 《说文通训定声》 2、阴阳学说的萌芽:周人用阴气、阳气来解释四季的变化和万物的繁茂与凋衰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国语·周语》 3、先秦时期阴阳学说初步形成 (三)范蠡对“天道”做唯物主义的解释 1、自然现象的变化是有“恒制”,有经常不变的法则。 2、对人和自然的关系做了说明 (1)守时 事物的产生需要条件,在条件不具备或不成熟的时候,不能盲动 (2)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 人的主观努力和自然客观条件是互相为因的,必须互相配合好 (3)赢缩转化 客观形势会变化,多与少、大与小、强与弱、进与退都会转化 四、无神论观念的兴起 1、无神论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貘兮?”《诗经》 2、进步势力的思想家对神持怀疑态度;社会生活中的问题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不是“天”“神”与人的关系问题 3、对神人关系的重新思考与进步势力的思想家所处的地位,争取民心与奴隶主贵族对抗的政治斗争相一致的。 ? 思考题 名词解释 《易传》 《洪范》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嬴缩转化 简答 简述《易经》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简述《易传》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简述范蠡是如何对“天道”做的唯物主义的解释 简述中国哲学萌芽时期的朴素自然观包括哪些内容? 填空 商周奴隶主,为论证其统治的合理性,炮制了天上、人间、社会、自然的最高 。 “乃命重黎,绝地天通” 后,沟通“上帝”和“人间”的权力限制 在 手中。 周奴隶主提出论证 自己统治的合理性 。 《周易》包括 。 狭义的《易传》是指 。 《易经》中的“- -”样符号和“—”样符号我们分别称之为 和 。 史墨提出了 的哲学思想。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萌芽与产生 刑天舞干戚 《山海经校注》云:“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于常羊之野。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而舞。” 一、殷周时代的宗教思想 (一)一元神——上帝形成 1、夏王朝 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 禹攻打三苗“共行天之罚” 原始自然宗教逐渐成为人为宗教,并且成为巩固王朝政权的工具。 2、商王朝 (1)统一君主的出现使得宗教炮制出一个具有新特点的至上神。 帝立子生商。(《诗经·商颂》)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玄鸟》 ) (2)出现“帝”、“上帝”的名称,将沟通“上帝”和人间的关系限制在巫、祝、史的手中,而国王就是这些巫、祝、史的首领。 天地相通 绝地天通 《国语·楚语下》:“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以至於夏商。” 《尚书·周书·吕刑》:“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 巫、祝、史 (3)奴役奴隶,用奴隶进行殉葬和祭牲 乎多羌逐昆只。(《殷墟书契续编》) 用三百羌于丁。(《殷契卜辞》) 予迓续乃命于天,予岂汝威,用奉畜汝众。(《尚书·盘庚》) (二)西周修正了殷商的上帝概念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实现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当国。 1、提出“天命”说论证统治的合理性 (1)继承与深化 祭天祀祖 敬事鬼神 政权神授 (2)分离与加强 “上帝”与祖先分离,加强“上帝”权威 丕显文武 膺受大(天)令 2、“德”和“以德配天” (1)德的具体内容:从天命,劝人事 《周书》:“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 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