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放射卫生学复习资料
本课程授课内容:
第一章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第二章 辐射源、辐射单位
第三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学作用
第四章 放射卫生防护
第五章 医用射线卫生防护
第一章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概念
放射卫生学:研究如何保护人类及其生活环境免受辐射危害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主要研究内容:电离辐射对机体的生物效应;放射防护标准;放射防护措施。
目的: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公众及其后代的健康与安全,促进放射学、核医学、原子能科学的发展。
放射卫生属于公共卫生中“五大卫生”之一。
医学辐射防护学
是研究辐射对人体的健康效应及其损伤机理,为辐射的使用提供防护手段与安全措施的一门边缘学科。
1895年 伦琴发现X射线
1896年 贝克勒尔发现物质的放射性
1897年 汤姆逊证明电子存在
1898年 居里夫妇发现镭和钋
1899年 卢瑟福发现α和β射线
1911年 卢瑟福发现原子核
1932年 查德维克发现中子,安德森发现正电子
1934年 费米利用中子制造放射性元素
1951年 第一次核能发电在美国实现
目前 全世界有核电站473座、中国7座。占世界总发电量17%,1g 235U产生相当于2.8吨煤电量。
放射性的发现
原子结构:
1、结构:
核外电子:K、L、M、N、O、P、Q壳层,离核越远位能越高。
原子核:(核子:1-多个质子,0-多个中子)。
原子质量: A= Z(质子数)+N
质子(proton,P)和中子(nertron,N)是两种质量相近,但状态不一样的核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质量数 Z:原子序数/质子数 X:元素符号
2、原子核的能级(能量状态):基态、激发态。
99Tc 、 99mTc
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也和核外电子一样分层排列,也具有不同的能级。一般情况下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称为基态(ground state)。当受到高能量粒子轰击或核内部发生结构改变,原子可暂处于高能量状态,称之为激发态(excited state)。
凡具有特定的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且平均寿命长到足以被观测的一种原子。
核素:
核素、同位素、同质异能素
元素: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109种.
同位素(一种元素的多种类型原子)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原子。
它们具有共同的化学性质,在元素周期表上排在同一个位置。但物理特性可有某些差异。
Z n
H-1 1 0 氕
H-2 1 1 氘
H-3 1 2 氚
Z n A
120I 53 67 120
121I 53 68 121
139I 53 86 139
放射性核素
原子核的稳定性:
在原子核内,带正电荷的质子之间存在着相互排斥的库仑斥力,及核子(质子、中子)之间相互吸引的短程核力(万有引力),当中子数与质子数比例恰当时,二种力处于平衡,原子核稳定。
对于Z小的核素(一般为Z20):Z/N=1时,核素稳定。
当质子数较多时(z20):N/Z>1时,核素稳定。
(库仑力增大,需要较多的中子数才能使二种力保持平衡)
但太大比例也不稳定。
当Z83时,核力不能与质子的斥力保持平衡(质子太多),
均为不稳定的原子。
稳定性核素:
能稳定存在,不会或不易自发地发生核内成分或核能态变化的核素。现2300种核素中只有274种。
不稳定核素-放射性核素:
能自发地转变为另一种原子核或自发地发生核能态的变化同时放出某种射线的核素。
放射性、射线
1.核衰变(核蜕变nuclear disintegration)
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从原子核内部放出电磁波(γ)或带有一定能量的粒子(α、β等),降低其能级水平,转化为结构稳定的核的过程。
2.放射性
不稳定核素自发地放出某种粒子或自发裂变的性质。分为天然放射性,人工(核反应堆、加速器、中资源)放射性。
3、射线:指波长较短的电磁波和微小粒子的流动现象。
4、辐射(Radiation):物质向周围发散能量的过程。
辐射
电磁辐射:如X和γ射线
粒子辐射:如α、β、电子、中子、质子等
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
如无线电波、微波、紫外线、红外线等
能直接或间接使被作用物质产生电离作用的射线称为电离辐射。
从一个原子中释放出一个价电子需要的能量为4~25ev量级。当电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章会计核算基础说课.doc
- 第九章电流的磁场概述.ppt
- 西城2016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官方完美版论述.doc
- 第二章晶体缺陷1.0说课.doc
- 二极管检波电路设计说课.doc
- 西电EMC电磁兼容复习+习题集论述.doc
- 第二章当代世界经济概述.ppt
- 二阶常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数值解法说课.doc
- 西方经济学流派CH.2.新剑桥学派论述.doc
- 西工大《科学基础》考研复习笔记论述.doc
- 小学数学试卷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
- 小学数学试卷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ab卷.docx
- 小学数学试卷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基础题).docx
- 小学数学试卷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
- 小学数学试卷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
- 小学数学试卷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典型题).docx
- 小学数学试卷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巩固】.docx
- 小学数学试卷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黄金题型】.docx
- 小学数学试卷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能力提升).docx
- 小学数学试卷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夺冠).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