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793字
CH.2. 新剑桥学派
[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新剑桥学派的主要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主张。学习本章,要求大家了解新剑桥学派的形成和理论渊源;理解其方法论和理论前提;把握其价值理论、分配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滞胀”理论;搞清其经济政策主张及其与新古典综合派主张的区别。
[重点和难点] 重点:1. 该学派理论的基本特点;2. 该学派的价值论和分配论;3. 该学派增长理论的特点;4. 该学派的 “滞胀”理论;5. 该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及其与新古典综合派的区别。
难点:1.其经济增长理论;2.其政策主张与新古典综合派的区别。
【凯恩斯的《通论》出版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的追随者纷纷对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进行了解释、补充和发展,力图使凯恩斯理论“动态化”和“长期化”(因为凯恩斯的《通论》一书,一般被称为是一种短期的、比较静态的分析),因此,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经济波动论、宏观经济学等。所有这些在凯恩斯的《通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理论,一般通称为“后凯恩斯经济学”(post-Keynesian economics))))),因而,“卡莱斯基的论述在某些方面是比凯恩斯的《通论》更为真正的‘通论’。”】
(3)对新剑桥学派理论有重大影响的经济学家是斯拉法。【斯拉法于1960年出版了他近30年的研究成果:《用商品生产商品》。在这本小册子中,斯拉法以其精良的文字、严谨的逻辑,重新恢复了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为新剑桥学派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提供了基础,也为批判新古典综合派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提供了武器。新剑桥学派宣称,要通过斯拉法的理论返回到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传统,“重建政治经济学”。所以,该学派也往往被人称为“新李嘉图主义”。】
第二节 方法论和理论前提
一、新剑桥学派的方法论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方法上,新剑桥学派都有自己的鲜明特征。新剑桥学派的方法论可归纳如下:
(1)恢复凯恩斯的历史分析法,强调历史(特别是时间)、制度(尤其是私有财产)、关系(重点是劳资关系)等因素;摒弃新古典学派的均衡分析方法。
(【罗宾逊认为:“在理论方面,《通论》的主要论点是打破均衡的束缚,能考虑现实生活的特征——昨天和明天的区别。就这个世界的现在来说,过去是不能召回的,未来是不能确知的。例如,对收入分配就必须从历史因素着手分析,而不能单纯从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来分析。无论什么时候,货币工资率多少是一种历史偶然的事,它依赖过去长时期劳工市场上的种种条件”。这就是说,经济运行是一个历史过程,目前的经济行为必须依靠对过去和未来的看法来作出决定。但是,人们对未来知之甚少,因为“未来在本质上是不确定的”,理性的选择行为是不存在的,人们只能按照惯例和主观推测来作出经济决策。因此,人们的预期常常会落空,而按照常规所作出的判断也往往被现实打破,从而经济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总之,经济过程是一种通过“历史时间”的运动,它只能是一种单向的,在波动中从过去走向不确定的未来。
罗宾逊指出,新古典学派把经济的运行描绘为像“钟摆”一样的机械运动,从而抽象掉了今天和明天的区别,抽象掉了历史,并由此认为资本主义是一个“一般均衡的制度”。而新古典综合派抛弃了凯恩斯的历史分析方法,完全继承了新古典派的均衡概念。罗宾逊指出,一旦引入时间概念,这种机械的均衡观“就站不住脚了”。他们的微观基础基本上就是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和要素供求均衡价格决定收入的分配论;他们宏观分析的核心,就是找到储蓄曲线与投资曲线相交的均衡点。而这恰恰是抛弃了《通论》的精髓。】)
(2)主张凯恩斯经济理论的统一性,将宏观长期动态分析与微观短期静态分析相结合。
【新剑桥学派认为,价值问题,尤其是分配问题同整个经济活动水平密切相关,应作为分析全面经济动态的基本问题,从宏观上加以把握。而凯恩斯经济理论作为一种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其主要缺点是没有价值论和分配论的微观分析基础。要使宏观经济学具有微观经济学基础,就应研究价值论和分配论。】新剑桥学派明确主张:①价值应具有“客观”、“物质”的基础,即价值主要由生产条件来决定,而不能把价值视为主观的概念;②分配论应研究收入分配的相对份额是如何决定的?它们又是如何变动的?其变动趋势是什么?③价值论和分配论均是不可分的。如没有价值论的探讨,收入分配问题也就不能得到解决,而不研究收入分配理论,价值理论也就无从谈起。新剑桥学派从价值论和分配论入手,把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结合起来,与凯恩斯的经济理论相比有了新的发展。【例如,新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在设计宏观模型时,吸收了卡莱斯基的分析方法:用动态的总量分析补充凯恩斯所采用的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用分解为工人和资本家两个阶级的收入、储蓄和消费等总量,来代替凯恩斯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