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管道中細懸浮微粒(pm2.5)檢測方法(nieaa212.10b).docVIP

排放管道中細懸浮微粒(pm2.5)檢測方法(nieaa212.10b).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排放管道中細懸浮微粒(pm2.5)檢測方法(nieaa212.10b)

排放管道中細懸浮微粒(PM2.5)檢測方法 中華民國102年月日公告 自中華民國102年月15日生效 NIEA 48 公分(結合皮托管)或 38 公分(未結合皮托管)(註2)以上,排氣中氣動粒徑小於或等於 2.5 微米之可過濾細懸浮微粒(或稱微粒)之檢測。由於排放管道中水滴的粒徑分佈無法代表釋放至大氣中乾燥微粒的粒徑,因此不適用排放管道排氣存有水滴。 干擾 (略) 設備與材料 微粒採樣設備:採樣設備系統,如圖1。 吸氣嘴:不銹鋼(316或同等級)或塗佈含氟聚合樹脂的不銹鋼材質及尖細開口。並依 PM2.5 旋風分徑器採樣設備選用符合圖2A或2B列舉之吸氣嘴規格。 PM2.5 分徑器(Sizing device):不銹鋼(316 或同等級)或塗佈含氟聚合樹脂之不銹鋼材質旋風分離器,其規格尺寸如圖3。 濾紙固定器:可裝載 25、47、63、76、90、101、和 110 毫米(mm)濾紙之不銹鋼(316或同等級)材質濾紙固定器。亦可選用含氟聚合樹脂 O-ring、不銹鋼隔板(網)之市售濾紙固定器組件。使用時將上述組件組合並可與旋風分離器出口處結合。 皮托管(S型或L型):規格詳如NIEA A450四、設備及材料之(一)3。使用時將皮托管與採樣管結合,並保持與吸氣嘴相同方向。 採樣管外套與內襯:玻璃或氟聚合樹脂材質。 壓差錶、冷凝管、計量系統、氣壓計、氣體密度測試設備:參考「排放管道中重金屬檢測方法」(NIEA A302)中採樣相關規定,計量系統設備需具有自動流率監測與回饋控制的功能。 天平:為量測排氣含水率,可準確至 ± 0.5 克的分析天平。 濾紙:需使用無任何有機鍵結、無反應、無分解玻璃纖維、石英、或聚合濾紙。此濾紙需對 0.3 微米的鄰苯二甲酸二辛酯微粒有至少 99.95%(低於 0.05% 穿透力)的效率。濾紙效率可使用由供應商品質控制的測試數據確認。 矽膠(Silica gel): 6 至16 mesh 可變色之矽膠;使用過矽膠可置於 175℃ 烘乾 2 小時後重複使用。 碎冰。 微粒樣品回收 毛刷:用於旋風分離器與濾紙固定器清洗。 清洗瓶:建議有兩個洗瓶。任何材質均可,用於樣品或空白樣品回收時,其殘留物不可超過 0.1 毫克。 防漏樣品容器:用於樣品或空白樣品回收時,殘留物不可超過 0.05 毫克。 有蓋培養皿:用於存放樣品濾紙,材質為玻璃或聚乙烯材質。 刻度量筒:可測量 1 毫升或 0.5 克的凝結水。刻度量筒的細分刻度不可大於 2 毫升。 塑膠儲存容器:儲存矽膠的密封罐。 分離漏斗:玻璃或聚乙烯材質,在樣品回收時使用。 橡膠刮勺:(視需要)。 天平:為量測氣體含水率,可準確至 ± 0.5克。 (三)分析設備 微粒樣本調理:在秤重前使用指示型無水硫酸鈣或功能相似的乾 燥容器調理樣品。 分析天平:可秤至 0.0001 克(0.1 毫克)。 燒杯:內襯氟聚合樹脂。 試劑 去離子水:乾燥殘餘物重量須低於 1 ppm(1 毫克∕升)或低於樣品捕集重量。 丙酮:殘量級。需儲於玻璃瓶中。用於樣品回收之丙酮最大空白值應小於 0.1 毫克/100 毫升(1 ppm)。 採樣與保存 採樣準備 選擇測定孔位置依據NIEA A450規定,其孔直徑須符合 PM2.5 旋風分徑器加吸氣嘴之寬度。 採樣點、位置決定: 採樣點:在任何位置的導線點最多為 12 點,如圖4所示。必須與排放管道壁維持 2.54 公分的距離來防止擾流和內壁沉積(使用皮託管當排放管道內徑小於 92.5 公分及無使用皮託管當排放管道內徑小於 82.3 公分,可維持約 1.3 公分的距離)。在採樣過程中,當單獨使用 PM2.5 的旋風分徑器,最靠近排放管道壁的採樣點可能無法使用,因為 PM2.5旋風分徑器末端距其進氣口(吸氣嘴)僅約7公分;遇此情況可增加每一點採樣時間(總採樣時間不變)。 圓形或矩形的風管或排放管道:如果管道是圓型且兩個採樣孔角度相離 90°,在每個直徑使用 6 個採樣點。矩形排放管道使用 12(3×4)個採樣點。 採樣管與旋風器遮蔽(Blockage)影響 旋風分徑器組件,管道直徑大於 92.5 公分時遮蔽因子影響約小於 3%,如圖5所示。必須維持採樣嘴/旋風分徑器、皮托管、濾紙組件之截面積小於或等於管道截面積的3﹪,以盡量減少遮蔽影響。 管道直徑介於 65.3 和 92.5 公分者,有 3% 至 6% 的遮蔽因子影響,如圖5所示。進行採樣時,當採樣裝置組合截面積的遮蔽率(採樣裝置組合截面積/管道截面積)超過 3%,必須調整所觀察到的動壓以估計遮蔽因子影響。當採樣時平均排放管道的遮蔽因子影響大於 6%,則樣品失效。 排放管道氣紊流之確認 使用皮托管依序進行紊流確認,分別記錄當排放管道氣內速度壓差為零(null)之角度。 將所有讀值(角度)取絕對值後平均,其值

文档评论(0)

book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