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3.蔗糖与气孔运动 连续观测气孔在一天中的变化发现,当气孔在上午逐渐开放时,保卫细胞内K+含量也逐渐升高,但是下午较早时,当气孔导度仍然在增加时,K+含量却已经开始下降了。而在K+含量逐渐下降的过程中,蔗糖的含量却在逐渐增加,成为保卫细胞内的主要渗透调节物质,当气孔在下午较晚关闭时,蔗糖的含量也随着下降 蓝光信号对气孔的开放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K+对气孔的开放起着关键的作用; 气孔开放以后,蔗糖在气孔开放的维持和气孔的关闭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五)影响气孔运动的因素 1、内生节奏 2、光照 3、CO2 CO2 浓度升高引起气孔的关闭。 4、水分 由于叶片蒸腾导致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水势下降,进而引起气孔关闭的过程称为气孔的反馈调节(feed back)。在叶片水势尚未降低之前,气孔便能感知到空气湿度下降和土壤水分亏缺的信号,而提前关闭,减少蒸腾,防止植物进一步失水。气孔的这种功能称之为前馈调节(feed forward)。也有人称之为植物的预警系统。根系可以感受根系信号,这种信号是ABA。 5、 植物激素 ABA引起气孔关闭,CTK 引起气孔开放。 6、叶温 气孔的最优化调节:通过调节气孔在适当时刻的开关,尽可能减少水分损失,而保证最大的CO2同化量。 四、蒸腾作用的非气孔调节 蒸腾作用的非气孔调节方式: 初干 萎蔫 初干:初干是指由于叶肉细胞水分亏缺,引起细胞壁的水分饱和程度下降,细胞保水力加强,而使蒸腾作用减弱的现象。 五、影响蒸腾的内外条件及人工调节 (一)影响蒸腾的内外条件 蒸腾速率=扩散动力/扩散阻力= CI -Ca/Rs + Re CI-气孔下腔的水蒸气压; Ca -是空气的蒸气压; Rs - 是气孔阻力,与气孔的开度、形状、面积有关, 它受气孔行为的调节; Re - 是界面层阻力或叫扩散层阻力。与扩散层的厚 薄有关。 气孔导度与叶片导度: 气孔阻力的倒数称为气孔导度(Gs)。 Gs= 1/Rs ,单位cm.s-1。 气孔阻力与界面层阻力之和称为叶片阻力或称为叶片扩散阻力。 代谢型抗蒸腾剂 能减小保卫细胞膨胀,使气孔开度变小。如黄腐酸。 薄膜型抗蒸腾剂 在叶面形成分子薄层,阻碍水分散失。如丁二烯丙烯酸。 反射型抗蒸腾剂 施于叶面后,能发射光,降低叶温,从而减少蒸腾量。如高岭土。 抗蒸腾剂的种类: 第五节 植物体内水分的向上运输 陆生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要运输到地上部的茎、叶和其它器官,供植物各种代谢的需要或者蒸腾到体外。 在这一节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1)水分运输的途径 (2)水分运输的动力 一、水分运输的途径 土壤水分→根毛→根的皮层→根的中柱鞘→根的导管→茎的导管→叶柄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肉细胞→叶肉细胞间隙→气孔下腔→气孔→大气。 在这段过程中,一部分要经过活细胞即共质体进行,另一部分要经过死细胞即质外体进行。 此外,水分在向上运输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维管射线做径向运输,与周围薄壁组织内的水分相互交往。 2.经过质外体(死细胞)的运输: 水分在植物茎杆中向上运输是沿着导管和管胞进行的。成熟的导管(裸子植物)和管胞(被子植物)是中空的,没有原生质,所以阻力小,运输速率较快,这种运输方式适于长距离运输。 1.经过共质体(活细胞)的运输: 水分由根毛到根部导管必须要经过内皮层细胞。此外,由叶脉到叶肉细胞也要经过活细胞。都属于共质体部分。特点:距离很短,阻力很大,这种运输方式不适合长距离运输。 二、水分运输的动力 水分沿导管或管胞上升的动力有两种: (1)下部的根压; (2)上部的蒸腾拉力。 根压一般较小,只有在早春蒸腾很小时,根压才起较大的作用。上部的蒸腾拉力才是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 导管中水柱如何保持不断呢?用内聚力学说可以解释这一问题。 其理论要点是: 相同分子之间有相互吸引的力量,称为内聚力。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很大,据测定,植物细胞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竟高达-20MPa以上。与此同时,水柱本身的重量又使水柱下降。这样上拉下坠使水产生张力(tension)。一般来说,水分子的内聚力要比张力大,故可使水柱保持不断。 又称为蒸腾拉力-内聚力-张力学说(transpiration-cohesive-tansion theory), 是十九世纪末期爱尔兰人迪克松(Dixon )提出的。 内聚力(cohesive force)学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元培翻译中核稿件——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可行性论述.doc
- 第五章不确定性推理说课.ppt
- 第一章化工制图投影基础说课.ppt
- 元器件降额规范论述.doc
- 元素及其化合物硅论述.doc
-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说课.ppt
- 园林景观工程冬季施工方案论述.doc
- 园林景观施工方案1论述.doc
- 第一章化学反应速率基础知识说课.ppt
- 园林绿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论述.doc
- 家具制造业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创新与升级报告2025.docx
- 电商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A4版附答案详解.docx
- 2024-2025学年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docx
- 2025年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附答案详解【名师推荐】.docx
- 2024-2025学年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带答案详解(基础题).docx
- 超静音智能无刷直流电机式碳氧新风机产品系列及其控制器标准.pdf
- 日本电装发电机&起动机产品型谱.pdf
- 绿色供应链管理在制造业中的绿色供应链与绿色产业政策实施与效果评估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多元化发展与运营模式创新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