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大气的热量平衡 1.定义:自地面伸展到大气顶的单位截面积垂直空气柱内所有热通量的代数和。 2. 方程式 大气柱辐射差额 大气柱热含量变化 热平流引起的热交换 降水的潜热释放 等号右侧支出为正,收入为负 感热 Ra= Qa+ (F –F∞) 大气对短波辐射吸收Qa很小, 大气辐射平衡值主要取决于(F-F ∞ ) , 而地面有效辐射F远小于大气顶的逸出长波辐射,所以 Ra0, 即大气辐射收入的净通量总是负,其所需能量则直接来自地表的感热和潜热的输送,来维持大气运动。 大气中的热量平衡分布 3.各分量的经向分布 Ra均为负值,Lr、H均为正值,补偿负的Ra.赤道地区降水量多,凝结释放热量Lr最大。 H在中纬度稍大点 大气平流量Ca在赤道地区均为负值,正好对应Lr高值区,在高纬度地区为正值,表明大气运动总是使热量向极地输送 三、地-气系统的热量平衡 1.定义:下垫面及其以下活动层(温度日变化波及的深度)和大气柱内的热量收支状况。 2.方程 大洋上: 陆地上: 等号右侧支出为正,收入为负 水体的平流输送 地-气系统内气柱、水柱、土柱热含量的变化 大气: 地表: 气柱的平流热量 E:蒸发,r:降水 3.5 全球热量平衡 第五节 一、热量的经向输送 地-气系统年平均吸收辐射(曲线I)和射出辐射(曲线Ⅱ)以及指向极地的能量输送(曲线Ⅲ) 30S-30N盈余 30-50 输送最大 地-气系统向极能量输送各分量(以1019千卡为单位)的年平均纬度分布 3、热量输送的经向分布 Rs Ca Qw L(E-r) 海洋: 陆地: 向北输送 向南输送 对称分布 洋流热通量:与横轴交于2°N,由此分别向南、北输送 高点: 20 °附近,74% 净通量:年平均:40°附近最大;季节:冬季大、夏季小 潜热热通量:与横轴交于5°N、23°S附近,由此分别向南、北输送40 °附近、10 °附近 大气热通量:与横轴交于5°N(热赤道),由此分别向南、北输送。 两个高点:20°附近、50°~60°间 全球能量平衡模型 本章小结 地表总辐射 地表有效辐射 天文辐射 大气的影响 大气逆辐射 地表放射辐射 地表辐射差额 地-气热量,水分湍流交换,地面与下层的热量交换 地表热量平衡 热量经向输送 全球热量平衡 地表温度 局地气温和湿度 全球气候 什么是地面热量平衡?写出其方程,说明方程中各项的物理意义和气候意义。 2.若视大气为一薄层,它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为0.1,对地球辐射的吸收率为0.8,设地表面具有黑体性质,试计算地球表面和大气的辐射平衡温度(注:地-气系统的反射率?=0.34,太阳常数I 0=1370W/m2)。 作业2 2题解:设FE为地球表面放射的辐射通量密度,FA为大气放射的辐射通量密度,即向上,也向下,F为地-气系统放射的辐射通量密度,也是平均每平方米到达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方程为: ,F=226.2瓦Wm-2 地表的辐射平衡方程: 0.9F+FA=FE 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方程还可表示为F=0.2FE+FA 求得FE=1.58F;FA=0.69F 地表为黑体,,求得地表辐射平衡温度T E=282K 大气辐射平衡温度TA的计算公式为,T A=242K * 空气与外界交换能量的方式有: 导温系数:材料的导热系数与其比热和密度乘积的比值,表征物体在加热或冷却时,各部分温度趋于一致的能力,也称热扩散系数。 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又称比热容量,简称比热(specific heat),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是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 2. 地表热量平衡方程 地表辐射差额 地表潜热通量 地表感热通量 地表与下层的热量交换 地表与上层生物体的化学、生物过程有关的能通量(如光合作用,生物能储藏,冰雪融冻) 第四节 各项均与温度、云量、湿度、 降水、下垫面状况等有关 R= Q –A –F =(S+D) –A –F = Q(1–a) –F F = U-εG 地表辐射差额:某段时间内单位面积地表面所吸收的总辐射和其有效辐射的差值。 小项,可略 (1) 湍流: 流体不规则运动_涡动. (思考:还有哪些方式能交换能量?) 1)湍流与湍流通量 3、地表热量平衡的计算 海气热交换 海洋和大气之间,相互作用,穿越海气交界面的热量输送。即一种物理量的交换。主要有辐射传输、感热输送和潜热输送三种方式。海洋层结比较稳定,海水密度大,总质量比热大,太阳辐射能大部被其吸收,所以热容量很大。因此,海气之间的热交换,主要是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海气热交换是双向的。辐射传输主要以长波辐射的形式进行;感热输送是海气交界处通过湍流及分子接触传导作用而进行的热量传递;潜热输送则通过湍流和分子运动,在海气界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酒店管理【运营前厅】亚朵前台入职培训基础手册.docx
-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2025年河北邯郸市下半年市直事业单位及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公开招聘(统一招聘) 工作人员228名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8.3法治社会(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docx VIP
-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新国标方法验证-气液比.pdf VIP
- 论尼日利亚专利法律制度-毕业论文.doc VIP
- 2025年下半年河北邯郸市市直事业单位及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招聘(统一招聘)22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论尼日利亚专利法律制度-国际法专业论文.docx VIP
- 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doc VIP
- 《中国流行音乐》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