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一等值线图的判读论述.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一 等值线图的判读 【能力要求】 一、2015年《高考大纲》中涉及本专题的条目: 本专题的考查内容是渗透在地球地图、地球的运动、天气与气候、海洋及洋流、地质灾害等专题内的。例如:等高线、等深线、等太阳高度线、等太阳辐射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降水等PH线、等压线、等盐度线、等震线等等,进一步扩大甚至可以将经线、纬线、经纬网的内容涵括在内。我们说,但凡各地理要素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以数值显示,并将数值相同的各点用线连接起来表示在地图上,则可称为等值线图。 在《高考大纲》中涉及本专题的条目有: “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太阳高度的变化”;“气温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降水量柱状图和等降水量线图”;“低压、高压和等压线图”;“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二、考查的能力项: 1、能根据读图掌握地理要素的数学表示方法,掌握等值线的表示原理,能够进行初步的计算和分析; 2、明确等值线所示的地理要素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变化规律,分析等值线的变化对地理要素变化的指示作用,尤其是能从等值线的非规律性变化分析出影响地理要素变化的原因,进而推导出其变化的一般规律; 3、能将读图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具体分析,理解其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知识体系】 一、教材内容分布: 初中地理:地图(等高线、等深线)、剖面图、气温的分布(等温线)、降水的分布(等降水量线)、气压带风带(等压线)。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等太阳高度线、等太阳辐射线)、大气运动(等压线和等压面)、天气和气候(等降水量线)、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等温线和等盐度线)、大气环境保护(等PH值线)、地质灾害(等震线) 二、主干知识脉络 注意:等值线图中,最重要的就是等高线、等温线和等压线图,其他各类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分析方法均可借鉴前面三者。基本步骤如下: 等值线的延伸方向 等值线的疏密 极值 等值线的弯曲 局部小范围的闭合 [知识梳理] 一、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 ①数量: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比较两点的海拔高度可换算温差;以两地的水平距离测算地面实际距离;根据两地的海拔高度可计算出相对高度。如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公式为:(x-1)d≤△H<(x+1)d,x为陡崖处汇集的等压线的条数,d为图中的等高距。陡崖顶部的绝对高度计算公式为:m≤H<(m+d), m为陡崖处汇集的等压线最大值,d为图中的等高距。 例题1: 1.在等高距为100米的地形图中,3条等高线重叠于某山崖处,该山崖的相对高度不可能为 A.180米   B.220米  C.320米  D.380米.在等高距为100米的地形图中,3条等高线重叠于某山崖处,该山崖的对高度为 A.220米   B.米   C.米   D.0米=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 例题3: 1、判断甲、乙两图的坡度大小: 2、判断丙、丁两图的坡度大小: 等高距相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甲乙 比例尺相同,等高距越大,坡度越陡.丙丁 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 等高线穿过河谷(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⑦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 ⑧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 ⑨几条特殊的等高线: 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4)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与应用 ①与气候结合: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垂直递减率为0.60C/100m。 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 ②与河流水文结合: 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 水库坝址宜选择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 ;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③与运输线路结合: 建铁路、公路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度、坡度、少过河建桥;避免通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