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职业卫生基础绪论.pptx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卫生基础;一、基本概念 二、职业危害因素分类 三、我国职业卫生现状 三、我国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机构及变革 五、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 六、国内外职业卫生统计现状 七、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 八、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什么是职业卫生?; 什么是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又称劳动卫生,它是研究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作业环境过程中等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规律或危害程度,从而提出如何改善劳动条件及作业环境,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学科。   职业卫生是一门致力于预测、辨识、评估和控制作业环境中潜在的健康危害的科学和艺术。;;2. 职业危害: 又称职业病危害 指可能导致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罹患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3. 职业病危害因素: 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能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4.职业接触限值(OELs)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值量值。指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化学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三类。 ;(1)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CTWA=(C1T1+C2T2+….. +CnTn)/8 (2)最高容许浓度: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 (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在遵守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分钟)接触的浓度。;(4)总粉尘 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尘。技术上系用总粉尘采样器按标准方法在呼吸带测得的所有粉尘。 (5)呼吸性粉尘 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μ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μm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50%,简称“呼尘”。; 名称;工作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脉冲噪声职业接触限值 ; 5. 职业健康监护 指对职业人群实行的预防职业病危害,提高员工健康水平为目的的健康监护。;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一)按来源分类 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三 类: 1、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生产性粉尘,如 矽尘、煤尘、石棉尘、电焊烟尘等 ;(2)化学因素,如 铅、汞、锰、苯、一氧化碳、硫化氢、甲醛、甲醇等。 ;在某些化学物质的暴露下可能导致:;(3)物理因素,如 a. 高温、高湿、低温; b. 噪声、振动; C. 辐射 ——非电离辐射:电磁辐射 ——电离辐射:?射线、?射线等 ;;; ;1954- 1998年放射事故;事故特点:;(4)生物因素,如 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原物等。 ;2、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性职业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3、 作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2)厂房建筑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 (3)其他,如照明不足等。;(二)按法规、规章的规定分类 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十大类,列举了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的行业和工艺过程。 1、粉尘类 (13种) 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11种) 3、化学物质类 (56种) 4、物理因素(5种) ;;直接读数仪表;声级计;非离子辐射探测仪;三、我国职业危害现状 据卫生部统计,2007年,根据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共诊断各类职业病14296例。其中,尘肺病10963例,占新职业病病例总数的76.69%;急、慢性职业中毒分别为600例和1638例。 由于我国职业病统计要经过严格的诊断、鉴定程序,未进入这一正规程序的职业病患者,特别是广大的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农民工因为无知被伤害的情况是大量存在的,与大量的“未报告”和“隐性”职业病例相比,“报告病例”只是“冰山一角”。; 2007年职业病报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