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息县一高2014级高二上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doc
息县一高2014级高二上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命题:朱海涛 审核:王威)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48分)
1.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
A、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的社会
2.阅读表格,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
思想家 思 想 主 张 孔子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 荀子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 A.教育思想??? B.农本思想 C.民本思想????D.重农抑商
3.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人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4.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5.“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是(? )
A.春秋时期的道家思想???????B.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C.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D.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6.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
A、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7.下列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演变表述不准确的是
A.春秋时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思想体系的儒学??????
B.战国时荀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发展了孔子学说
C.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使其处于统治地位
D.宋代时朱熹集理学发展之大成,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
8.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 B.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礼法并用
C.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 ??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反躬践实
9.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10.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11.“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12.“真知与常知异。尝见-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A、发明本心 B、心即理也??? C、格物致知 D、致良知???
二、材料题(共两小题,满分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