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图说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章 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 9.1 过电压与防雷 1.内部过电压 三、接地装置的装设 自然接地体:凡是与大地有可靠接触的金属导体,如埋入地下的金属管道、建筑物的钢结构和钢筋、行车的钢轨、电缆金属外皮等都可作为自然接地体。 人工接地体:采用钢管、圆钢、角钢、扁钢等钢材制成。 垂直埋设的接地体:用φ38~50mm的钢管或∠40 ×40 ×4mm~∠50×50×5mm的角钢。 水平埋设的接地体:用φ16mm的圆管或40×4mm的扁钢。 接地线:用20×4mm~40×4mm的扁钢。 说明:接地装置由多根接地体组成,这些接地体可成排布置,也可以环形布置。每根接地体长2.5m左右,接地体之间的距离约5m,将各接地体打入地中后,用圆钢或扁钢连成一体。 接地网的布置:应使接地装置附近的电位分布尽可能均匀,以降低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保证人身安全。 单根垂直接地体的接地电阻: 四、接地电阻的计算 地电阻的最大允许值:见书中表9-3。 自然接地体接地电阻的计算:可查阅有关设计手册。 人工接地体接地电阻的计算 n根并联垂直接地体的接地电阻: 若RE为允许最大值,则垂直接地体的根数n为 : K为各种接地体的简化计算系数;ρ为土壤电阻率,分别查书中表9-4和表9-5。 当有n根垂直接地体并联时,考虑屏蔽效应影响,引入利用系数η;考虑水平接地体的作用,垂直接地体可减少10%。 式中,η为接地体的利用系数,查书中表9-6和表9-7。 五、降低土壤电阻率的措施 采用外引式接地装置:将接地体引至附近的水井、泉眼、水沟、河边、水库边、大树下等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方,或者敷设水下接地网,以降低接地电阻。 深埋地极法:如果地下较深处的土壤电阻率较低,可用深埋式接地体。 换土法:用电阻率较低的土壤(如粘土、黑土等)替换原有电阻率较高的土壤,置换范围在接地体周围0.5m以内和接地体的1/3处。 化学处理法:在接地体周围加入低电阻率的减阻剂来增加土壤的导电性,从而降低其接地电阻。 9.3 电气安全 一、电气安全的有关概念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伤害程度与电流大小的关系:通过人体的电流愈大,人体的生理反应愈明显,伤害愈严重。 感知电流:指电流通过人体时可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感知电流值与时间因素无关。 摆脱电流:指人在触电后能够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摆脱电流值也与时间无关。 室颤电流:指引起心室颤动的最小电流。室颤电流与电流持续时间关系密切。 图9-15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提出的人体触电时间和通过人体电流(50Hz)对人身肌体反应的曲线。 我国一般采用30mA(50Hz)作为安全电流值,但其触电时间不得超过1s,因此这安全电流值也称为30mA·s。 图9-15 人体触电时间和通过人体电流对人身肌体反应的曲线 伤害程度与电流持续时间的关系:通过人体电流的持续时间愈长,愈容易引起心室颤动,危险性就愈大。 伤害程度与电流通经的关系: 电流通过心脏会引起心室颤动,电流较大时会使心脏停止跳动; 电流通过中枢神经,会引起中枢神经严重失调而导致死亡; 电流通过头部会使人昏迷,电流较大时会对脑组织产生严重损坏而导致死亡; 电流通过脊髓会使人瘫痪等。 伤害程度与电流种类的关系:直流电流、交流电流、高频电流、静电电荷以及特殊波形电流对人体都有伤害作用,通常以50~60Hz的工频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最为严重。 人体电阻:人体电阻包括体内电阻和皮肤电阻。体内电阻约500Ω,与接触电压有关。皮肤电阻较大,集中在角质层,正常时可达 Ω。 皮肤的潮湿、多汗、有损伤等会降低人体电阻; 通过电流加大,通电时间加长,会增加发热出汗,也会降低人体电阻; 接触电压增高,会击穿角质层,也会降低人体电阻。 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可按1000~2000Ω考虑。 安全电压:是指不致使人直接致死或致残的电压。它取决于人体允许的电流和人体电阻。 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为:42V、36V、24V、12V和6V。 凡手提照明灯、在危险环境和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携带式电动工具,如无特殊安全结构或安全措施,应采用42V或36V的安全电压; 金属容器内、隧道内、矿井内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的环境,应采用24V或12V的安全电压; 水下作业等场所采用6V的安全电压。 在一般的正常环境条件下,通常称交流50V电压为可允许持续接触的“安全特低电压”。 * 9.1 过电压与防雷 9.2 电气装置的接地 9.3 电气安全 一、过电压的形式 操作过电压:因开关操作、负荷剧变、系统故障等原因而引起的过电压。 谐振过电压:因电感、电容等参数在特殊情况下发生谐振而引起的过电压。 2.外部过电压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