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第1讲-第一章论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一定能量的α粒子,被一定的金属箔散射时,在θ角方向单位立体角中的粒子数与 成正比; 2.在α粒子能量与偏转角固定时,被散射的α粒子数与金属箔厚度 t 成正比; 3.偏转角θ和金属箔厚度固定时,散射的粒子数与α粒子能量 E 的平方成反比; 4.散射粒子数与 Z2 成正比,Z 是原子核的正电荷数(质子数),从而可以测定Z。 * 第四节:卢瑟福公式的实验验证 1913年盖革-马斯顿在实验中证明了由卢瑟福公式所得出的以上四个结论。 一、盖革-马斯顿实验 * 第四节:卢瑟福公式的实验验证 实验验证结果 右图为用同一粒子源和同一散射体,在同一散射角时,散射粒子数与金属箔厚度的关系。实验用8MeV的粒子源, 角固定在 ,改变金属箔厚度,所得的实验结果。 ①右图为用同一粒子源和同一散射体时,散射粒子数与散射角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当角度由小变大时,实验结果与卢瑟福公式符合得很好。 * 第四节:卢瑟福公式的实验验证 右图为用同一散射体,同一散射角时,散射粒子数与 粒子动能之间的关系。为了改变 粒子的速度,用一些云母片来减速,实验结果与预期符合得很好。 右图为用同一散射体,同一散射角,对同一nt值时,散射粒子数与靶原子序数Z2 之间的关系。同一nt值就是使用厚度近似相等的不同材料。 * * 二、原子核大小的估计 在推导卢瑟福公式时,我们认为原子核是一个点,但实际上原子核是具有一定尺寸的。由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和散射理论,可以推算 粒子达到的离原子核的最小距离 ,这也就是原子核半径的上限。 设 粒子在离原子核很远时的速度为v,动能为 。 当 粒子到达某处受到原子核对其的势能为 其速度减为 ,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 第四节:卢瑟福公式的实验验证 * 第四节:卢瑟福公式的实验验证 又因为 粒子在中心力场中运动,故考虑在 处,根据角动量守恒,有 又因为此时 所以,联立上两式,可得 即 * 第四节:卢瑟福公式的实验验证 讨论:当 时, 达到最小值; 时,就是两体在斥力场中对心碰撞时能靠近的最小距离。 结论:如果当 时卢瑟福公式仍然成立,则散射体的原子核线度的上限就是a ;显然,当入射粒子的能量增大时,a 减小,对原子核大小的估算就越接近事实。 理论和实验研究都表明,原子核半径数量级在 范围,而原子半径数量级是 ,所以原子核在原子中是很小的。 * 第四节:卢瑟福公式的实验验证 R=1.2 A1/3 fm 经验公式: 思考: 根据经验公式,原子核的半径随A 增加而增加,为什么 当中子数从107增加到108,半径会出现突然减小? * * 第四节:卢瑟福公式的实验验证 当 非常小时 impossible! 在小角度θ(即大的碰撞参数b)情况下,前面提到的卢瑟福公式中关于 α粒子只受原子核作用的假设就不成立。当b 达到原子的大小时,必须考虑与核外电子的屏蔽作用(由于原子呈电中性,库仑散射就不会发生)。 当 角很小时 三、关于小角处的卢瑟福公式 A. N. Mantri. Am. J. Phys. 45, 1122?(1977) * 第四节:卢瑟福公式的实验验证 四、 处的卢瑟福公式 实验结果表明,在散射角为180度附近很小的范围内,卢瑟福公式是不适用的。 在原子核尺度(fm)上,核力起主要作用! b/fm θ 0.2 1790 10 1120 100 16.90 第五节:行星模型的意义及困难 * 一、卢瑟福模型提出的意义: 1、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开创了核物理学。 2、为人类开辟了一条研究微观粒子结构的新途径。 3、?粒子散射实验还为材料分析提供了一种手段。 伟大的创造,经常在解决老问题的同时,又孕育着新的问题。 第五节:行星模型的意义及困难 * 1.原子的稳定性 二、卢瑟福模型的困难: 经典物理学告诉我们,任何带电粒子在作加速运动的过程中都要以发射电磁波的方式放出能量, 电子在绕核作加速运动的过程就会不断地向外发射电磁波而不断失去能量,以致轨道半径越来越小,最后湮没在原子核中(10-9),并导致原子坍缩。然而实验表明原子是相当稳定的.。 第五节:行星模型的意义及困难 * 2.原子的同一性 任何元素的原子都是确定的,某一元素的所有原子之间是无差别的,这种原子的同一性是经典的行星模型无法理解的。 3.原子的再生性 一个原子在同外来粒子相互作用以后,这个原子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就象未曾发生过任何事情一样。原子的这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