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不断增长,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加速了全球气候变化及环境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越发严重。给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及人类健康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严峻的问题。近些年来,全球自然性灾难不断增加,洪水、干旱、飓风等频发,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灾害。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人类开始关注全球的气候问题,大家试图找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不断发生的灾害。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大量证据显示,人类活动正在影响全球气候,对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影响。这些极端的天气事件、影响食物和水供应的多变气候、传染病暴发的新模式以及与生态系统变化相关的新型疾病,都与全球变暖相关连并造成健康风险。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为实现目标,自愿减排交易活动2009)产品碳足迹是衡量产品或服务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累计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的总量(IPCC,1992)用可量化的指数于是所有生产者听从消费者的意见安排生产,提供消费者所需的商品。
1.4国内外研究概况
哥本哈根(2009)国际气候大会后,低碳经济成为本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发展低碳经济也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世界各国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GWP) 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一种表征。随着对碳足迹研究的深入,现在普遍认为“碳足迹”是衡量人类活动中释放的或是在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累计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的总量(IPCC,1992)2007年,英国环境部公布了一项计划,建议商家将商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以商品标签的方式注明,包括商品的生产、运输和配送等所有过程的排放量,以告知消费者该商品对环境的损害程度。虽然英国政府并没有强制执行该项计划,但依然得到了很多英国商家的响应支持。2007年1月,英国最大的零售商Tesco宣布开始对其经营的70000种商品上加注碳标签,披露商品在生产、运输和消费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并从2008年4月开始在20种商品上进行试点。紧接着,日本政府开始学习英国政府的做法,同样鼓励本国企业自愿披露所售产品的碳足迹信息。2008年,日本经济产业省成立“碳足迹制度实用化、普及化推动研究会”;2009年,日本开始推动碳标签试行计划,其国内的Sapporo啤酒厂、Lawson、Panasonic等企业宣布加入。2008年7月,韩国政府宣布,市场上部分指定商品将贴上标有碳足迹排放量的标签,在实验阶段约有10种商品会贴上碳足迹标签,包括Asiana航空公司、LG洗衣机、Livart衣柜、Pulmuone豆腐等产品,若实施效果明显,则广泛应用。
国内在碳足迹碳足的核算上面;孙建卫(2010)等结合IPCC的清单方法对中国历年碳排放进行了核算,以区域投入产出分析为基础,对生产我国满足国民经济最终消费的产品或服务量所需要的直接或国外对碳足迹的研究比较深入,研究角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也多种多样,其中国家、区域和家庭尺度上的研究较多。在国家尺度上,Hertwich(2009)等利用MRIO模型从国家尺度上分别计算了卢森堡等73个国家和13个地区的碳足迹,发现各国碳足迹差别明显,其中卢森堡、香港和美国分别以33.8吨/(人*年) ( t/ py)、29.0 t/py和28.6t/ py的碳足迹量位居前三,马拉维和孟加拉国等非洲国家碳足迹最低,约为1t/py;从全球来看,72%的碳足迹是由于家庭消费引起的,而投资和政府消费分别为18%和10%;发达国家碳足迹更侧重于运输和产品生产方面,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倾向于食品和服务方面。在城市尺度上,Browne(2009)等运用碳足迹方法计算了爱尔兰利默里克市固体废弃物的产量、处置率和回收率等对环境的影响,并通过降低废物产量、增加回收率以及进行填埋处理等因素的调整进行预案分析,其中将填埋率降至14%的方案最优。在家庭尺度上,Druckman(2009)等则利用类多边投入产出( quasi multi regional input output, QMRIO)1990-2004年的家庭碳足迹,并从产品和服务中的隐含碳、家庭直接能源使用、私家车和航空四个方面探讨了碳足迹情况。他们研究发现隐含碳所占的比例最大,能源使用次之,最后是私家车和航空,而生活需求的增多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基础设施造成的碳排放也不可忽略。
国内在碳足迹计测方面;2008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与英国BSI开展气候变化和能源合作项目——将PAS2050标准引入我国。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