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换热器教程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纳米流体 传热强化技术 ——张盈文 主要内容 一、纳米流体简介 二、纳米流体强化传热的基本原理 三、纳米流体的制取及其稳定性分析 四、纳米流体的应用现状 一、纳米流体简介 目前, 全球工业飞速发展, 能源紧张状况愈演愈烈, 对 换热器的尺寸限制和应用环境的要求日益苛刻, 强化传热技 术面临着更高的挑战。 传统的强化传热技术强化了换热面两侧的对流换热,使得 传统传热工质( 如水、油、醇等) 的低传热效能成为影响换 热器高效紧凑性的一个主要热阻。因此, 研制导热系数高、 传热性能好的高效新型传热工质成为当前强化传热技术的一 个主要途径。 在液体中添加金属、非金属或聚合物固体粒子可 以提高液体导热系数。由Maxwell理论可知,固液两 相混合物的导热系数与固体颗粒导热系数的关系很 大, 固体导热系数越大, 混合物导热系数就越大。 但是由于高导热系数的金属颗粒( 如铜、铝等) 与基液间有极大的密度差存在, 悬浮液中微米或毫米 级的固体颗粒极易沉淀, 阻碍了其应用的可行性。 1995年, 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的Choi 等提出 了一个崭新的概念: 纳米流体: 即以一定的方式和比例在液体中添加 纳米级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粒子, 形成一类具有高 导热系数、均匀、稳定的新型传热冷却工质。 二、纳米流体强化传热的基本原理 应用微尺度传热原理, 结合纳米颗粒在悬浮液内的物化 行为, 分析纳米颗粒的加入对介质导热行为和传热能力的影 响, 得到有利于增大悬浮液的导热系数的因素有以下四个: (1)热流的非线性传递 (2)布朗运动引起的微对流 (3)纳米颗粒的聚集 (4)界面处液体分子的规则排列 纳米颗粒的加入对原流体介质的热物性的优化和在流动 过程中纳米颗粒的混乱运动产生的热散射, 是纳米颗粒悬浮 液介质强化对流换热的两大因素。 但是迄今为止, 还没有一个比较精确的理论描述纳米流 体的导热系数, 一些研究中提出了一个模型, 用来计算当两 相导热系数比大于100时的液- 固混合物的导热系数: 三、纳米流体的制取及其稳定性分析 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可分为单步法和两步法两种。 许多的研究者已经通过这两种方法制备了含一定体 积分数的 Cu、Al2O3、CuO、SiC碳纳米管等纳米粒 子与基液(水、乙二醇、丙酮、癸烯、机油、导热 油、变压器油等)构成的纳米流体。 单步法是指在纳米颗粒制备的同时将颗粒分散到基液中,纳米颗粒和纳米流体的制备同时完成。此种方法粒子纯度高、分散性较好、悬浮稳定性较高。 单步法又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 两步法是指先制备纳米粉体,再将纳米颗粒分散于基液中制备成纳米流体。此种制备方法程序简单,成本低,几乎适用于所有种类的纳米流体的制备,可制备单步法无法得到的以一些高蒸气压的液体作为基液的纳米流体。 相比较而言,虽然两步法较适合于实际应用,但其制 备的纳米流体悬浮稳定性不及单步法制备的纳米流体,必 须采用一定的分散技术,解决纳米流体的悬浮稳定性问 题,使纳米粒子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分 散性好、稳定性高、持久及低团聚的纳米流体。 2、纳米流体的稳定性分析 在纳米粒子的悬浮液中,由于粒子表面的活性使它们 容易团聚在一起,形成带有若下弱连接界面的较大的团聚休。 团聚体容易沉降,这会降低悬浮液内纳米粒子的含量,并导 致在悬浮液内出现无固相区域,从而增大了热阻.降低了悬 浮液的导热系数。 因此、如付使纳米粒子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液体介质 中,形成分散件好、稳定性高、持久及低团聚的纳米流体, 是纳米流体应用的关键。 目前制备稳定的纳米流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调整纳米流体的 pH 值; ②向纳米流体添加表面活性剂或分散剂; ③利用超声波震动纳米流体。 这些方法可以改变悬浮纳米粒子的表面特性,抵制纳米粒 子团聚,使得纳米粒子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 成分散性好、稳定性高、持久及低团聚的纳米流体。 四、纳米流体的应用 利用纳米流体作为传热介质, 首先提高了导热系数, 拥 有更高的能量效率, 由于换热系数很小的增加都能极大地节 约原动力, 所以具备更好的性能和更低的运行成本。 利用纳米悬浮液的优点来设计发动机, 可以使发动机在 更优化的温度下工作。 在电子和仪器领域, 传统上使用的增加换热面积以加强 传热的方法已无法满足这种需要, 而应运而生的纳米流体的 应用, 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另外, 纳米流体可提高当 前工业高真空和制冷系统的换热能力。 谢 谢 * * 1、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