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本章重点总结 高聚物的理论强度及影响高聚物实际强度的因素。 玻璃态高聚物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晶态高聚物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其与玻璃态高聚物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异同; * * 教学目的:全面理解和掌握高分子运动的特点、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结晶和熔融的过程和特点,建立起分子运动与分子结构和力学状态之间的关系,为后续几章聚合物处于不同力学状态时的性能的学习奠定基础。 重点:玻璃化转变是链段运动的反映,对应的温度是玻璃化温度,链段运动是高分子的主要运动单元,是区别于小分子运动的重要特征。重点掌握玻璃化转变过程中所对应的自由体积理论、玻璃化温度、玻璃化温度的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和调节手段;聚合物的结晶和熔融过程也是通过分子运动来完成的,高分子是长链大分子,造成其结晶和熔融过程的独特之处。 * D. 脆性(韧性)断裂的影响因素 脆性断裂是由所加应力的张应力分量引起的; 韧性断裂是由切应力分量引起; 试样发生脆性或韧性断裂与材料组成有关; 对同一材料是发生脆性或韧性断裂还与温度和拉伸速率有关。 * 7.3.2 高聚物的破坏与理论强度 1. 高聚物的理论强度 高聚物具有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或强度,主要是依靠分子内的化学键、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若不考虑其它因素,只从结构出发,可计算出高聚物的理论强度。 强度是指物质抵抗破坏的能力 张应力 拉伸强度 拉伸模量 弯曲力矩 弯曲强度 弯曲模量 压应力 压缩强度 体积模量 * 2. 高聚物断裂的微观过程 强度理论值:15000MPa a. 化学键破坏 即使是高度取向的结晶高聚物,实际强度比理论强度小几十倍。 高聚物的断裂不是完全破坏每根链的化学键 * b. 分子间滑脱断裂 必须使分子间氢键或范德华力全部破坏,经计算,分子间总摩尔内聚能分别比共价键能大几十倍以上及好几倍。所以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 强度理论值:5000MPa * c. 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要求:分子垂直外力方向排列 部分氢键或范德华力的破坏 强度理论值:氢键 500MPa 范德华力 100MPa 与实测高度取向纤维的 强度在同一数量级。 * 结论: σ实=0.01~0.001 σ理论,表明高聚物的断裂不是完全破坏每根链的化学键,也不是分子间完全滑脱。 实际高聚物不可能理想取向,因此正常断裂时,首先,未取向部分的氢键或范得华力破坏,然后由于应力集中,导致取向的主链中某些化学建断裂,最终引起材料破坏。 理论强度同实际强度间的巨大差异,为提高材料强度提供了潜力。 * 在断裂时三种方式兼而有之,通常聚合物理论断裂强度在几千MPa,而实际只有几十MPa 。 理论值与实验结果相差原因 样条存在缺陷 应力集中 Why? * polymer based concrete containing spherical inorganic particles fatigue fracture surface * 7.3.3 影响高聚物实际强度的因素 影响高聚物实际强度的因素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类: 与材料本身有关的,包括高分子的化学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支化和交联、结晶与取向、增塑剂、共混、填料、应力集中物等; 另一类是与外界条件有关的,包括温度、作用力的速度等。 * 1. 化学结构 ① 高分子具有强度在于化学键力和分子间作用力。 a. 分子间作用力? 极性? 氢键 强度? LDPE PVC 尼龙610 15MPa 50MPa 60MPa b. 极性基团及氢键密度愈大 强度愈高 材料变脆,σi? 尼龙66 尼龙610 80MPa 60MPa 聚癸二酰已二胺 * ② 主链引入芳杂环 强度与模量高 侧链引入芳杂环,强度与模量也有所提高。 PS PE ③ 支化 支化程度? σt ? σi? 使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LDPE HDPE σt LDPE HDPE σi * ④ 交联 增加分子间的联系及作用力 σt ? σi ? 过度交联 链段无活动能力 σi ?,太脆,失去应用价值。 ⑤ 分子量 在临界相对分子量Mc 之前 M?,σt ?,σi ? M Mc M?,σt 不变;而σi?,不存在临界值。 * b. 分子量较高时,分子间作用力可能接近或超过主链化学键力,分子还能发生纠缠,形成物理交联点,这时材料强度由分子间作用力和化学键力共同承担,因而对分子量的依赖性不明显了。 c. 每种高分子材料成为有用的材料,必须有一定的分子量。 PE,M 1.2?104以上才可作为塑料; 聚酯与尼龙,M 104以上才可能成为纤维。 分子量较低时,主链化学键比分子间作用力大,此时材料强度由分子间作用力决定,因此,M ?,分子间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件-2024年高教版研究生新中特教材.pdf VIP
- GB 31335-2024 铁矿开采和选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docx VIP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竖式计算练习100道及答案.docx VIP
- 山东科技出版社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二年级第2课清洁与卫生小件衣物清洗洗袜子 教案.doc VIP
- 2025年全球矿业报告:着眼未来.pptx VIP
-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每月压力容器安全调度会议纪要.doc VIP
- 原油进口联营协议.pdf VIP
- JB∕T 14641-2022 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用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pdf
- 西门子S7-1500 PLC编程及应用-全套PPT课件.pptx
- VCS56055160ArcWelding正版分享[共14页].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