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火星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一位宇航员连同宇航服在地球上的质量为 50 kg.求: (1)在火星上宇航员所受的重力为多少? (2)宇航员在地球上可跳1.5 m高,他以相同初速度在火星上可跳多高?(取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10 m/s2) *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2节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开普勒三定律 知识回顾 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 所有行星都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运动,太阳是在这些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 对每个行星来说,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扫过相等的面积; 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 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k值与中心天体有关,而与环绕天体无关 伽利略 行星的运动是受到了来自太阳的类似于磁力的作用 ,与距离成反比。 行星的运动是太阳吸引的缘故,并且力的大小与到太阳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在行星的周围有旋转的物质(以太)作用在行星上,使得行星绕太阳运动。 开普勒 笛卡尔 胡克 一切物体都有合并的趋势。 万有引力的发展史 科学足迹 牛顿 (1643—1727) 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 当年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也经过类似这样的思考,并凭借其超凡的数学能力和坚定的信念,深入研究,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两大类动力学问题: 1.已知力求运动;2.已知运动求力。 属于已知运动求力的情况. 问题l、探究太阳与行星间的相互作用属于那类问题? 问题2.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怎样的? 由开普勒第一定律可知:行星绕太阳运动轨道是椭圆. 问题3.若要解决椭圆轨道的运动,根据现在的知识水平,可作如何简化? 将椭圆轨道简化为圆轨道. 建立模型 太阳 行星 r 太阳 行星 a 简化 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需要向心力,那么,什么力来提供向心力呢?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向心力,那么这个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F 问题1: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的表达式是怎样的? 问题2:天文观测难以直接得到行星运动的线速度v,但可得到行星的公转周期T,线速度v与公转周期T的关系是怎样的?写出用公转周期T表示的向心力的表达式。 消去v 问题3:不同行星的公转周期是不同的,引力跟太阳与行星间的距离关系的表达式中不应出现周期T, 如何消去周期T? 消去T 关系式中m是受力天体还是施力天体的质量? 科学探究 探究1: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F F 行星 太阳 F′ 既然太阳对行星有引力,那么行星对太阳有无引力?它有怎样的定量关系? 结论一: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跟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太阳之间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科学探究 探究2: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F′ 类比法 结论二:行星对太阳的引力跟太阳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太阳之间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科学探究 探究3: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F G为比例系数,与太阳、行星无关。 方向:沿着太阳与行星间的连线 。 结论三: 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大小与太阳的质量、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两者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2地球表面的重力能否延伸到很远的地方,会不会作用到月球上? 1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吸引力会不会与地球吸引苹果的力是同一种力呢? 3拉住月球使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拉着苹果使它下落的力,以及众行星与太阳之间的作用力也许真的是同一种力,遵循相同的规律? 牛顿的思考 牛顿的猜想 这些力是同一种力,并且都遵从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 当然这仅仅是猜想,还需要事实来检验! 月-地检验 地表重力加速度:g = 9.8 m/s2 地球半径:R = 6400×103m 月亮周期:T = 27.3天≈2.36×106 s 月亮轨道半径:r≈60R=3.84×108m 1月球绕地球的向心加速度 : 2根据F引= GMm/r2: 地球表面: 对于月球: 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互相 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成 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2表达式: 4 G为引力常量: 3适用条件:r是质点与质点之间的距离(或者是均匀球体球心之间的距离)。 G = 6.67×10-11 N.m2/kg2, 三、引力常量的测量——扭秤实验 1、 实验原理:科学方法——放大法 卡文迪许 卡文迪许实验室 扭秤装置 T形架 金属丝 平面镜 光源 刻度尺 2、实验结果:G = 6.67×10-11 N m2/kg2 3、G 值的物理含义:两个质量为 1 kg 的物体相距 1 m时,它们之间万有引力为 6.67×10-11 N 4、卡文迪许扭称实验的意义: (1) 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使万有引力定律进入了真正实用的时代; (2) 开创了微小量测量的先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含答案).pdf VIP
- 牛津版英语八年级上册同步讲义.pdf VIP
- 英语听力教程第三版(张民伦主编)Unit 10 A Glimpse of the Age听力原文.doc VIP
- 26个英文字母课件.pptx VIP
- 公路钢箱梁桥面铺装设计和施工技术指南.pdf VIP
- 三减三健ppt课件.pptx VIP
- 2025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方案.pdf VIP
- 英语听力教程第三版(张民伦主编)unit8thesoundofmusic听力原文.docx VIP
- 2024年云南省龙陵县卫生局公开招聘试题带答案.docx VIP
- 班组建设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