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梅州梁姓
梅州梁姓渊源与宗族文化述略闽粤梁氏祖宗的迁徙轨迹查阅有关资料。在现有的3000多个姓氏中,所占人口比例居前的100个汉族姓氏座次排列,梁姓是第21位。据《姓纂》记载,:梁姓的源流有二:一是源自黄帝嬴姓伯益之后,伯益之后秦仲有功,周平王封其少子康于夏阳(今陕西韩城附近),赐为梁伯。后为秦灭,子孙以国为氏。二是周平王之子姬唐,封于南梁,其子孙后代以梁为姓。据梅县地方志办公室编写的《梅县客家姓氏源流》书中记述,现在闽粤各地的梁氏是西汉梁桥之后。梁桥后裔有三支传继:一支留居陕西安定郡;一支远迁江西瑶田;一支远迁福建福州三山里后迁惠安黄淡村。至目前为止,闽粤各地《梁氏族谱》的记述是:堂号“安定堂”,堂联“东平事泽,安定家声”。现闽粤两省的梁氏均认安定(在今宁夏固原、甘肃平凉等地)为祖居地。查阅史料,东平:一指益耳六世孙梁聪,为曾子首徒,从曲阜迁山东东平州,为东平望族;二是梁桥之后入闽十三世梁选,唐中宗时为东平丞相,南安令。因梁氏支系众多,本文所述的是现今居住在闽粤地区梁氏祖宗的迁徙路线。梁伯22世孙梁睦,居河东。梁睦的儿子梁褚迁陕西凤翔府扶风县平陵。梁褚生五子,三子梁桥为汉司马,以资千万徙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东北)。汉平帝末(公元5年),梁桥从茂陵携部分族人移居安定(安定在今宁夏固原、甘肃平凉等地),子孙从梁桥者为安定梁氏,其不从梁桥者为扶风梁氏。此后凡从安定迁出的梁姓人家的祖祠堂号为“安定堂”。客家先民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的艰辛和磨难,最终到达闽赣三角地带,并建立起新的家园,所凭籍的最主要的是宗教的组织与力量。这种没有政府支持,完全是民间自发,为生存而长期辗转的迁徙,如果没有宗教的组织,没有过集体的团结力量与相互扶持,是不可想象的。按照传统的习俗,家族、宗族、宗教中领袖人物通常是由家族内有功名爵位、有很高声望的人担任。一个宗族这所以能够成为强有力的组织,不至一盘散沙,族中首领人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宗族内的杰出人物代表本族众人的意志和共同利益,很受众人的拥戴,全族人唯他们的马首是瞻,服从他们的指挥,接受他们的教化。由于宗族内联系是以血缘为基础,虽然一个宗族内真正入上流社会的毕竟是极少数,且有官爵位者的直系裔也许不占多数,但宗族以这些杰出人物而自豪,将他们视为本族的象征,亦以当他们的族子族孙为荣,这大概是通例,客家人如此,汉民族本身也是如此。历史上梁氏宗族的的辗转的迁徙,宗族的领头人都是宗族内的杰出人物。族谱上梁氏宗族举族迁徙的领头人是西汉梁桥,西晋梁芳,南宋梁文生。安定梁桥后裔(梁桥12世孙梁氏35世)梁芳、梁芬西晋愍帝时(公元313——315年),梁芳为大将军,梁芬拜司马徒。梁芬有女兴壁,为晋怀帝的皇后。西晋末年(公元317年)起,由于北方的五个少数民族入击中原,历史上称“五胡乱华”,中原汉民为避战乱南迁至江淮地区,有一部分过长江向南迁徙。这次北方汉人的大迁徙,梁芳举族随愍帝渡江,居钱塘含浦间。梁氏37世、梁芬之孙梁遐,随晋安帝,为仆射大将军,后封固王。他随晋安帝逃福建,居福州三山里,为入闽梁氏一世祖。梁颀(入闽21世,梁氏57世)生于唐懿宗咸通13年(公元872年),考选官任五府君。母亡后迁居福建泉州惠安黄淡村。传至梁颀6世孙梁熙嘏(梁氏62世),他生于宋仁宗景 三年(1036年),封为奉增大师再封英国公,由福建惠安黄淡村迁广东顺德。梁熙嘏的孙儿梁克家(梁氏64世)于(1160年)中状元,官右丞相。据现有资料统计现在梁熙嘏的后裔己超出100万人。? ? 梁克家的孙儿梁孟坚(梁氏66世),生于宋高宗绍兴22年(1150年),官兵部佐侍郎,从顺德迁移福建宁化石壁开基,为梁氏宁化石壁一世祖。? ? 宋末,元兵两次入梅州,蔡蒙吉、文天祥先后率义兵抗元。失败后,元兵大肆屠杀军民,因此境内人口陡减。当时人口爆满的闽西和赣南一带客家人纷纷涌入粤东北。公元1330年前后元明宗年间,居住在宁化石壁梁克家的后裔南宋探花梁文生(梁氏68世)和夫人带领男女老幼一百多人举族南迁,经沿路风雨长途跋步抵达广东梅县松源堡(松源镇)为最早入梅州的梁氏。梁文生为入梅始祖。梁氏后裔在松源镇青塘建祠堂(即今闽粤梁氏总祠),因松源地狭人稠,不利发展而分迁各地。梁氏71世振鸿(松源公),居松源;振朋迁广州;振国迁蕉岭;振钦迁惠州,振华迁潮州;梁氏72世梁福(松岗公)迁居梅县松口镇仙口村;梁氏72世、梁禄(松渊公),生三子:谷安、谷忠、谷全,居松源松岗坪,后裔迁梅县三角地。 ? ? 梅州梁氏枝荣叶茂,子孙繁衍极快,分布很广,后裔发达,人才辈出。梁氏由宁化入梅开基至今约700年,现在人口繁衍已经超出10万人,梅州境内约3万人,约有8万人分布在国内各省及世界各地。崇拜祖宗寻根问祖祭祖祠、祖墓是纪念祖宗,激励后人的传统的宗族文化活动。而今梅州各地梁氏都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