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老建筑拆迁.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建筑拆迁

? 上海路82号旧貌 ????六朝遗风、明清文化在南京已经不剩下什么,南京人引以自豪的似乎只剩下数量、规模可观的民国建筑。今年初,南京市首次公示了重要近现代建筑及近现代建筑风貌区名录,将258处近现代建筑及10处近现代建筑风貌区列入保护。可与高喊保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就在一月底保护名录公示的前一周,名录内的上海路82号和莲子营44号两处保护建筑居然被人“抢”在名录正式出台之前拆毁。加上此前身为文物而被拆的张治中公馆以及在南京近代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胜利电影院、江苏饭店、鼓楼百货等建筑,均湮没在城市拆迁的尘土中,它们的消失,使得南京与它引以自豪的民国特色渐行渐远。 ????古都之痛 ????西康路33号的原美国大使馆。西康路美国大使馆馆舍由三幢造型相同、规模相等的西式楼房和三幢西式平房构成,依山坡地势而建。建于1946年,三幢馆舍为公寓式建筑,砖石结构,高二层,另有地下室一层,每幢楼房建筑面积936平方米。正立面中部为门廊、阳台,四面坡屋顶,屋脊两侧及后部竖有用来取暖的壁炉烟囱。房屋平面呈“凹”字形,底层正面和侧面为起居通廊,中部为客厅和办公室,后部为厨房、餐厅,卧室、盥洗间布置在楼上,地下室为锅炉房及贮藏室。三幢平房建在每幢大楼后面,是随从人员及仆役的住所,每幢建筑面积96平方米,砖木结构,灰板条天花,普通木地板。 ????深宅大院只剩枇杷老树残墙断壁 ????目前,南京正在向市政府报批268处重要近现代建筑及近现代建筑风貌区名录,然而同时,记者却接到市民反映,此前公示的保护名录中第五批非文保类保护建筑中,上海路82号的原美国大使馆新闻处已经被拆。 ????记者昨日在13路、83路的五台山北站下车,从一个门口写着华达宾馆的大坡子上去,一眼就看见坡道右边的成排房子中间被扒开了一个大口子。从这里上去,一个硕大的院落出现在记者眼前,可院落的中心已经被拆得空空荡荡,一堆瓦砾平整铺在地面,把这里垫高了好几层,只剩沿坡道的一排平房左右两侧还有部分残墙断壁。 ????这里原来是什么样子的?旁边一幢新楼里的老人告诉记者:原来这院子里有一幢黄色的两层房子,院落的大门在东面,铁门紧锁,高墙深宅,是不许人随便进入的,只能看见院里几株高大的枇杷树和梧桐。然而在现场,记者看到,昔日的铁门已经完全被拆走,只留下大门两边的立柱,院里一株大大的枇杷树被连根挖起,绑上了麻绳,似乎准备被运走。 ????拆迁人员一脸无辜“这房子很破呀” ????现场有三四名衣着整齐的男子正在谈论什么,记者一问,原来他们正是这里的拆迁人员,正在商讨并指挥工人拆除院落北边剩下的平房及仓库,平房的顶正在被层层掀开。 ????“听说82号院里有一座民国保护建筑,曾做过美国大使馆新闻处,是不是就是这一处?”面对记者的询问,一位拆迁人员讪讪地回答:不会吧!我们拆的房子很破的,不是什么好房子。你去后面看看吧,里面有将军楼,应该是那个,那个没有拆。 ????记者沿坡道再往里去,又在路左边的院落里发现了一处被拆工地,工地的后面的确还有几个院落,里面的房屋明显刚修葺过,是一幢气派的小楼。 ????正当记者疑惑的时候,一位老大妈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民国建筑,原美国大使馆新闻处就是路口的那幢拆迁人员口中的“破房子”,以及其东侧的一幢黄色的相似小楼,被拆的房子解放后做过省级机关第二幼儿园。 ????美首任驻华大史詹森在此办公 ????记者了解到,该房被拆后,专家委员会十分震惊,曾集体去现场看过,甚至惊动了市领导。记者拨通了专家委员会委员、也是南京最早一批关注及普查民国建筑的专家之一刘正平的电话。 ????刘正平告诉记者,名录中所列的上海路82号保护建筑就是坡道入口右侧的那一座,现在正在拆的那些平房是下房,正房是院落中的小楼,是1936年所建。史料记载,1936年9月,美国政府任命詹森为首任驻华特命全权大使。一座新的大使馆就在上海路82号建成,门口为廊柱式设计,为现代建筑风格。直到抗战前美国大使馆都在这里;抗战中使馆曾迁往重庆;抗战胜利后,1946年7月,美国政府任命司徒雷登为大使,接替詹森,大使馆也迁到西康路33号,原上海路馆舍改为新闻处。 ????据了解,西康路33号的原美国大使馆目前已被列为南京的文保单位;而上海路82号原美国大使馆新闻处也是第一批被列进了保护名录。“它的位置很好,在高坡上,而且临街。这样的建筑如果修好,把高墙修成镂空的花墙,市民、游客在街上就可以看见它的风貌,特别能彰显南京民国建筑特色。”刘正平说。 ????“82号”及姚公馆被要求复建 ????现场的拆迁人员告诉记者:这里准备盖一些新式的住宅楼,分给某单位的员工居住。“这里的新楼会建多高?”一位参与民国建筑保护专家会议的政府工作人员也忍不住向记者打听。为什么?原来

文档评论(0)

80219p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