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工程基础第三、五、六章的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混合后: 将混合气体加热到102℃时:湿空气中水蒸气所能达到的最大分压是湿空气的总压。 5-8 一理想干燥器在总压为100kPa下,将湿物料水分由50%干燥至1%,湿物料的处理量为20kg/s。室外大气温度25℃,湿含量为0.005kg水/kg干空气,经预热后送入干燥器。废气排出温度为50℃,相对湿度60%。试求:⑴空气用量;⑵预热温度;⑶干燥器的热效率。 解:(1)干物料的处理量 湿物料进、出干燥器的干基含水量 干燥过程蒸发水分 空气离开干燥器时的状态 t2=50℃, ,查表 空气进入干燥器时 干燥过程干空气用量 对应湿空气用量为 ⑵求预热温度 无外加热源的物料干燥过程可以看作是绝热加湿过程。绝热加湿过程中,湿空气的焓保持不变。 空气离开干燥器时的焓 空气进入干燥器时的焓 ⑶干燥器的热效率 5-10 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将物料由含水量0.33kg/(kg干料)干燥到0.09kg/(kg干料)需要7h,若继续干燥至0.07kg/(kg干料),还需要多少时间?已知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0.16kg/(kg干料),平衡含水量为0.05kg/(kg干料)。设降速阶段的干燥速率与自由含水量成正比。 解:(1)由于X1>Xc>X2,物料含水量从X1下降X2到经历等速干燥和降速干燥两个阶段 (2)继续干燥所需要的时间 设物料从临界含水量Xc,干燥至X3=0.07kg/kg干料所需时间为τ3,则 τ1=4.54 h τ2=2.46 h 继续干燥所需要的时间: 6-1 若煤质分析表中列出如下成分FCad=38.6%、Had=2.6%、Sad=3.8%、Nad=0.8%、Oad=3.1%、Mad=11.0%、Aad=40.1%, 而工业分析表明,实际水分Mar=16%,试求实际燃料的收到基成分及发热量? 解:1kg空气干燥基燃料折合成实际燃料收到基 (2)计算煤的发热量 a)无烟煤: b) 烟煤: 焦炭特性取4级,查表 且 6-4 已知某窑炉用煤的收到基组成为: α=1.2,计算:①实际空气量(Nm3/kg);②实际烟气量(Nm3/ kg);③烟气组成。 解:基准:1kg煤。 (1)空气量计算 理论空气量Va0: 实际空气量Va: (2)烟气量计算 理论烟气量V0: 实际烟气量V: (3)烟气组成百分数计算 * 解:根据题意,低温空气外掠圆管将热量从圆管带走。 3-2 一外径为0.3m,壁厚为5mm的圆管,长为5m,外表面平均温度为80℃。200℃的空气在管外横向掠过,表面传热系数h为80W/(m2·K)。入口温度为20℃的水以0.1m/s的平均速度在管内流动。如果过程处于稳态,试确定水的出口温度。水的比定压热容为4184J/(kg·K),密度为980kg/m3。 解:根据题意,高温空气外掠圆管将热量传递给圆管内通过的水。 高温空气传递给圆管的热量为: 流体吸收圆管传递的热量为: 3-3 用平底锅烧开水,与水相接触的锅底温度为111℃,热流密度为42400W/m2。使用一段时间后,锅底结了一层平均厚度为3 mm的水垢。假设此时与水相接触的水垢的表面温度及热流密度分别等于原来的值,试计算水垢与金属锅底接触面的温度。水垢的导热系数取为1W/(m·K)。 解:根据题意,可以作为单层平壁导热问题处理,即 ℃ * ① 通过单层平壁的导热 1) 一维稳态导热 已知:平壁的两个表面分别维持均匀且恒定的温度tw1和tw2,无内热源,壁厚为δ。 解:导热系数k常数,无内热源、一维、稳态导热微分方程式 t=C1x+C2 x= 0 时t= tw1 x=δ时t= tw2 表面积为A ② 通过多层平壁的导热 已知:各层的厚度δ1、δ2、δ3,各层的导热系数 k1 、k2和k3及多层壁两表面的温度tw1和tw4。 解: 求:各层间分界面上的温度。 ③通过圆筒壁的导热 已知: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 r1 、r2的圆筒壁,其内、外表面温度分别维持均匀恒定的温度t1和t2。 求:通过圆筒壁的导热量及壁内的温度分布。 解: r = r1时 t = t1 r = r2时 t = t2 通过多层圆筒壁的导热 一维、稳态、无内热源柱体导热 3-4 一厚度为10 cm的无限大平壁,导热系数k为15W/(m·K)。平壁两侧置于温度为20℃,表面传热系数h为50W/(m2·K)的流体中,平壁内有均匀的内热源 =4×104W/m3。试确定平壁内的最高温度及平壁表面温度。 解:由于对称性,仅研究壁厚的一半即可。该问题的数学描写为: 具有均匀内热源的平壁 对式(a)作两次积分,并由边界条件式(b)、(c)确定其积分式中的常数,最后可得平板中的温度分布为: (a) (b) (c) ℃ ℃ 解: 3-6 一烘箱的炉门由两种保温材料A及B做成,且

文档评论(0)

富贵礼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