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肌电图操作规范 实验室的建立 电诊断实验室的选址、建筑、装备与陈设布局应精心设计,以保证既能获得良好的记录,又能使受检者感到舒适。 1. 实验室位置的选择及内外环境 (1)实验室应远离电动设备 (2)高频电辐射源如放射科、理疗科以及使用大电流 的地方如计算机机房等,以免引起基线不稳或 50Hz交流电干扰。 (3)实验室应远离人群、车辆及高楼,以保持环境的 安静,必要时加用隔声设备如隔声板、重门、双 层玻璃窗、橡皮地面、吸声门帘、吸声砖瓦等。 (4)实验室应有良好的照明条件,并能调节控制。 (5)实验室应有良好的通风以及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以免受检者焦躁、出汗或寒颤。 (6)实验室应宽敞,至少应分为两间,一间作为仪器 的操作及病人的检测,要留有足够的回旋余地, 使工作人员能比较容易地接触病人和仪器。 2. 电源设备 电源的供应最好由配电室直接接出专线供应,并配备有相应功率的稳压装置和不间断电源,以保证仪器电压的稳定。实验室最好的单独的电源开关和电闸,除了必须的电线外,室内和墙壁中不要有其它的电力线。 3. 地线的埋设 在电诊断检测中,将仪器与大地相连称为接地,实验室应配备阻抗为2Ω以下的地线。 2.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方法 当电刺激神经时,冲动沿运动、感觉或混合神经传播。评价神经传导特征取决于波幅、潜伏期、波幅面积的分析。对于运动纤维是测定电刺激神经时获得的肌肉动作电位;而对于感觉纤维,是测定电刺激神经末梢或神经干时所获得的神经电位,在不同神经上,由于解剖各异,测定技术有所不同,但总的原则都是相同的。 (一)相位的正负 当活动电极相对于参考电极为负时,从基线向上偏转即为负成分,当活动电极相对于参考电极为正时,从基线向下偏转即为正成分。 (二)波幅及面积 波幅是从基线到负峰或从最大正峰到最大负峰的电压。负成分的波幅与去极化纤维的大小和数目成比例,因此通过这一参数可估计执行功能的、活动组织的总量。在波形曲线下的窨即为面积,通常仅测负成分的面积。 (三)刺激强度和时限 输出冲动可提供不同时限的方波。时限为0.1ms,强度为 5-40mA的刺激是足以充分激活正常神经的,在检测兴奋性减低的或有病的神经时,可能需要更大的输出,上述强度范围不会有特别危险,但安装心脏起搏器者,应特别注意,在安装有心导管或直接插入心脏测量中内静脉压者,应为神经传导检测的禁忌症。 阈刺激只能诱发神经中某些轴突,而不是全部轴突的反应,最大刺激可兴奋激活整组轴突,在增加刺激强度,诱发反应的波幅将不再增高,超强刺激是指最大刺激的强度。 1. 正中神经 运动检测方法:较为常用且容易操作的刺激部位包括:①掌中部;②腕(最远端腕皱褶线上方大约1cm处,桡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之间);③肘(肘皱褶线,肱二头肌腱和肱动脉内侧);④腋部,也可在Erb点刺激。最常用的记录部位是拇短展肌。手背接地。一般用表面电极刺激,记录M波时最好用表面电极,必要时用针电极。 正中神经 感觉检测方法:逆向法检测时,用表面电极刺激和记录。一般在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腕皱褶线上方刺激正中神经(混合神经),用指环电极于拇指、食指或中指记录。将记录的活动极置于近端指-指关节,参考极置于远侧。 2. 尺神经 运动检测方法:一般采用表面电极,常用的刺激部位包括:①腕部(紧靠尺侧腕屈肌内或外侧、腕皱褶处);②肘部尺神经沟稍上方;③肘下(尺神经沟远侧大约3cm处;④肘上;⑤腋部刺激。也可于Erb点刺激。可用表面电极或针电极于小指展肌记录,活动电极置于肌腹,参考电极置于第五掌指关节处。检测尺神经深支时,可于第一背侧骨间肌记录。手背接地。 感觉检测方法:逆向法时,表面电极于腕部刺激,指环电极于小指记录;活动电极置于近节指关节,参考电极置于远侧。手背接地。 尺神经微移试验 3. 桡神经 运动检测法:可用表面电极在前臂(记录电极近侧几厘米处)以及上臂外侧(肱骨外上 近端6-10cm处)刺激,也可在桡神经沟、腋部以及Erb点处刺激。用针电极或表面电极在桡神经支配的肌肉记录。较常选择的肌肉包括食指固有伸肌、指总伸肌、肱三头肌、肱桡肌以及肘肌等。接地电极置于刺激与记录电极之间。 感觉检测法: 刺激一般用表面电极。记录时,可采用逆向法,于虎口处安放接收电极,在接收电极正极向前臂10cm及14cm处刺激。 4. 肌皮神经 运动检测方法:表面电极在Erb点刺激。地电极置于肩峰或上臂。记录电极置于肱二头肌,活动极置于肌肉中段最突处,参考极则置于肱二头肌肌腱。记录运动反应时可用针电极,也可用表面电极。 5. 腋神经 运动检测法:运动传导检测时,用表面电极在Erb点刺激;地电极置于肩峰或上臂;记录电极置于三角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