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格努斯效应及其应用课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麦格努斯效应及其应用 04级海洋科学 刘雪源、李竹花 尹姗姗、王冬梅 前言 自本世纪70年代发生全球性的能源危机以来,世界各国在开发与节约常规能源的同时,均积极地研究利用新的能源,以适应现代生活对能源不断增长的需求。 正是在这个前提下,人们对流体力学中旋转圆柱绕流后会产生升力的现象,即麦格努斯效应越来越重视,国内外许多有志之士积极地研究利用麦格努斯效应,并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绩。 问题的提出 (1)先启动电机.使圆柱体转动,无论转动角速度方向与oy轴相同或相反,小车都不动。 (2)让圆柱停止转动,而开动风洞,小车也不动。 (3)同时开动电机和风洞,即既吹风,圆柱也转动时,小车就走动了.并且当转动角速度与OZ轴方向相同时,小车向y负方向走动;与oz轴方向相反时,小车向y正方向走动.圆柱转动得越快,风速越大,则小车运动得也越快. 理论的导出 复合流动的复位势为 升力的产生的分析 在圆柱的上表面,顺时针的环流和无环量的绕流方向一致,因而速度加快,而在下表面则方向相反,因而速度减少。根据伯努力定理,上表面压力减少,下表面压力增大,结果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升力 根据伯努力方程 可得到升力 并揭示了升力和环量之间的一个重要关系,即升力大 小准确的和速度环量成正比,它在绕流问题中具有普 遍意义,即不仅对圆柱是正确的,而且对于有尖后缘 的任意翼型都是正确的。 这样,就回答了开头提出的问题。旋转圆柱绕流后会产生升力的这种现象称为麦格努斯(Magnus)效应。 理论的应用 早在本世纪2O年代,就有人开始考虑将马格努斯效应应用在船舶上, 但进展不大。7O年代石油危机以后,人们又重新对其在船舶上的应用产生兴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翼型舵 现在各类船舶中应用得最广泛的舵是翼型舵,如图所示。当舵叶转过一舵角时,作用在舵叶上的总压力除了与舵叶的剖面形状和舵角大小有关,还与水流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 转柱舵 转柱舵具有以下优点: 在性能上:转柱舵比普通舵具有更好的流体动力特性。 在结构上:转柱舵的外形为圆柱体,水流对其作用力的方向通过圆柱的轴线,受力情况比普通舵要好。 在控制上:转柱舵的转向和转速可以由变速电机或液压马达来控制和驱动,这样不仅提高了操舵装置的可靠性,而且也不存在一般操舵装置的舵角校正问题和跑舵、锁舵等常见问题。 风筒推进装置 1924年, 一名叫弗莱特纳(Anton Flette r)的德国企业家将两个直径为3米,高l3米的圆柱体装在460吨的“巴考 (Buckau)号上,取代原船上的帆,以4.4千瓦的发动机带动圆柱体旋转, 借助风在旋转的圆筒上产生的推力,成功地从汉堡横渡大西洋到达纽约。 1983年,美国风力船开发公司在l8吨的机动游艇“跟踪者 (Tracker)号的前甲板上安装了高7.19米,直径1.16米,重82千克的铝制风筒,风筒由液压马达驱动,如左图所示。 Magnus效应在球体运动中的应用 乒乓球运动y-x,z-x关系曲线 单手肩上投篮中magnus效应的应用 谢 谢 ! * * 巴拉巴拉(Barbara)号 magnus force的形成 下旋球的受力分析 乒乓球在不同旋转方向时的三维运动曲 乒乓球在相同的 :v。=lOm/s、n=200r/min情况下的,不同旋转方向的运动轨迹 马格努斯稳图 *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