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第2课时) 不能省力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 沪科版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 第十章 机械与人 可以省力 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定滑轮 动滑轮 如何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如何既能吃到香菇又能吃到肉肉? 香菇炒肉 定滑轮虽然能改变力的方向,使我们工作方便,但不能省力; 于是人们就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把它们各自的优点结合起来,这样就组成了滑轮组. 而动滑轮虽然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时经常感觉不便. 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绕成滑轮组有几种绕法? G 小组讨论 判断依据: 看是否直接与动滑轮相连 一条规律: 当股数n为奇数时,绳子的一端从动滑轮开始连; 当股数n为偶数时,绳子的一端从定滑轮开始连 奇动、偶定 从里 向外 滑轮组: 至少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 F F F G G G 实验结果: 1 2 F= G 1 3 F= G 1 2 F= G 拉力F的大小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有关。 n=2 n=2 n=3 通过实验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研究使用滑轮组将物体竖直向上提升过程中,用力大小、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移动距离与物重、物体上升距离之间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弹簧测力计测量物重,动滑轮重和力的大小 尺子测量力移动的距离和物体移动的距离 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 (匀速) 方向 大小 绳端(拉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 (cm) 物体上升距离h (cm) 拉力F 物重 实验结论:滑轮组可以省力,但费n倍距离 经行实验收集数据 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滑轮组 F拉=1/nG物 S=nh 绳子端移 动的距离 物体上升的距离 与 动滑轮 相连的绳子段数 h 物体升高h相当于绳子少了3h,则绳子端在相等的时间移动的距离为3h 实验结论 滑轮组中拉力的大小和承担物体重力的绳子段数(即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有关 在不考虑绳子与滑轮组的摩擦力,动滑轮重力的情况下 在不考虑绳子与滑轮组摩擦力,而考虑动滑轮重力的情况下 S=nh S=nh F G G动 对动滑轮受力分析 ①不计动滑轮重、绳重、摩擦(即最理想的情况) ②不计绳重、摩擦,但考虑动滑轮重 F: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G:被提升的物体的重力 G动:动滑轮自身的重力 分析探究F与G及G动关系: F G G动 F G F向上= G 3F F向下= 因为动滑轮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的是 力 所以F向上=F向下 即3F=G 即F= G 1 3 对动滑轮受力分析 不计动滑轮重 平衡 F G F向上= G+ G动 3F F向下= 因为动滑轮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的是平衡力 所以F向上=F向下 即3F=G + G动 即F= (G + G动) 1 3 对动滑轮受力分析 考虑动滑轮重 G动 F F G 1. 如图所示,物重100N,不计摩擦、绳重及动滑轮重,求拉力F的大小。 例题反馈: 解:F= — =50N G2 2、如下图所示,用四个滑轮组分别匀速提升重力相同的物体,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其中用力最小的是( ) A.F1 B.F2 C.F3 D.F4 B 例题反馈: 3.如图所示,物体A重G=80N,在F=60N拉力下匀速前进,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____N。(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不计) A F . f T N G 1:竖直方向上有一对平衡力N和G 2:水平方向上有一对平衡力T和f G=N=80N T=f=120N 1 2 F= f 因为 所以 f=2F=120N 综合分析得: 120N 中考连接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不计摩擦和滑轮重,所施加的拉力F=_______N,绳子移动的距离S = ___ m 300 6 中考连接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A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如果不计滑轮重和摩擦,物体A的重力为 N。 5.4 16.2 对于滑轮组,同学们一定要理解并熟记下面的几个关系式: ⑴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h之间的关系: ⑵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与被提升的物体的重力G之间的关系(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S= h F= 1∕n G ⑶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与被提升的物体的重力G、动滑轮重G动之间的关系(不计绳重和摩擦但考虑滑轮重) F= 1∕n (G+G动) n 总结: 很显然:吊起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越多,就越省力 S=nh 不计动滑轮重时: 不计绳重、摩擦 考虑动滑轮重时: F= G 1 n F= (G + G动) 1 n 设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静电气教育☆课程.ppt
- 001-坐标方向距离课程.ppt
- 01-导管室设施及工作规范课程.ppt
- 01应用实例课程.ppt
- 1.1.3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第一课时)课程.ppt
- 1.1电荷电荷守恒定律课程.ppt
-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学生版)课程.ppt
- 1.2库仑定律课程.ppt
- 1.2因特网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课程.ppt
- 1.3.2电场强度(第二课时)课程.ppt
- 2025年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docx
- 2025年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完美版.docx
- 2025年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汇编.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推荐.docx
- 2025年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1套.docx
- 2025年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