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四部分中的一、二部分)20110710.ppt

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四部分中的一、二部分)20110710.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 2011.08.30 教师专业化 专业性职业 一、教师的专业道德与人格 思考: 我为什么要做教师? 教师是我喜欢的工作吗? 我喜欢教师职业中的什么? (追求) 选择以下字词: 教育有效 自我发展 工资待遇 工作稳定 假期多日 幸福生活 社会赞誉 助人育人 社会认可 事业成功 受人赏识 尝试创新 实现自我 追求卓越 人际关系 1997年问卷调查 1、喜欢听某科老师的课是因为什么? 回答: 与教师知识水平和讲课优劣有关的占48.5﹪ 与师生关系和教师与学生交往行为有关的占51.5﹪ 2、不喜欢听某科老师的课是因为什么? 回答: 与教师知识水平有关的占41.5﹪ 与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交往行为有关的占58.5﹪ 3、你认为什么样的教师对你最重要。 回答: 与教师知识、仪表有关的占38.4﹪ 与师生关系有关(如朋友、宽容、平等相处)占65.2﹪ 4、我最希望老师能做到的是什么? 回答: 与教师讲课有关的占45.1﹪ 与师生关系有关的占54.9﹪ 2003年心理问卷调查 1、如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10个等级,从近到远1-10 分析思考: 1、总体显示学生感觉与老师的心理距离最远,说明了师生关系 2、初一学生距家长心距最近,随年龄增加,与同学之间心距今说明随年龄增长学生更注重同龄人的交往,很多学生上网、追星、打游戏机受其他学生影响。 3、在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上:家长感觉与孩子距离近,但孩子感觉与家长距离远。 “教育(Education)” 教师职业道德 我立志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的肩上扛着民族的希望,我的心中装着祖国的未来,我的手中捧着孩子的明天。面对国旗,面对学生,我宣誓: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用人格引领人格,让智慧点燃智慧;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孩子;呵护生命、尊重个性、激发创造;发展德、智、体,弘扬真、善、美;做学生爱戴的师长和真诚的朋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将通过每一天平凡的工作,培养具有世界胸襟的现代中国人,行使一名人民教师推动中国文明进步的神圣使命! ——李镇西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对孩子的爱。 特级教师斯霞老师说:工人爱机器,农民爱大地,解放军爱武器,那么老师就应爱学生。 特级教师王企贤说:要问教育的经验,很简单,爱你所教的孩子。 特级教师魏书生说:人和工作之间有五种境界: (一)无心无意,(二)三心二意,(三)半心半意,(四)一心一意,(五)舍身忘我。 当你进入舍身忘我的境界,做完这份平凡的工作时,才感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杯水一个世界,一滴水一个世界,一个水分子一个世界,这样你钻研起来,当然有无尽的乐趣。 人格表示了人的本质的特征。 人格表示了人的心理的差异。 人有什么样的人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人格是一个整体,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彼此交互影响,在不同的时间,对个体行为产生不同的支配作用。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括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和外在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求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在德文里指是自己。它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行成的。其机能主要是监督、批评和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善,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弗洛伊德认为:如果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彼此交互调节,和谐运作,就会形成一个发展正常,适应良好的人。如果三者失衡,长期发展冲突,就会导致个体适应困难,演变心理异常。 人格的特质理论 此理论的主要人物是阿尔波特和卡特尔等认为:人格是由多种特质构成的。特质,是指人拥有的,影响行为的品质或特性。 阿尔波特和卡特尔还认为人格是可以测量的。 阿尔波特将人的心理特质分为三种 1.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概括的特质。 2.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几个重要的特质。 3.次要特质:是个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