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走私罪研讨
六、走私罪 第三节 走私罪走私的分类(根据逃避海关的监管方式) 典型意义上的走私(直接走私): 1、绕关走私——行为人从未设立海关的地点或者根本不经过海关,采取故意躲避、绕道而行等方式运输、携带国家明令禁止或限制进出境的物品或者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普通货物、物品进出境的行为 。 非典型意义上的走私(按走私行为论处): 1、后续走私——行为人未经海关许可并且未补缴应缴税款,擅自将批准进口的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的原材料、零件、制成品、设备等保税货物,或者擅自将特定的减税、免税进口的货物、物品,在我国境内销售牟利。 2、通关走私——行为人经过设立海关的地点,但采取故意隐瞒、虚报、伪造等非法手段,逃避海关检查,运输、携带、邮寄国家明令禁止或限制进出境的物品或者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普通货物、物品进出境的行为。 2、间接走私——(1)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的物品的,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数额较大的行为;(2)在内海、领海、界河、界湖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进出口物品的,或者运输、收购、贩卖国家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数额较大,没有合法证明的。 一、走私武器、弹药罪 二、走私核材料罪 三、走私假币罪 四、走私文物罪 五、走私贵重金属罪 六、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 七、走私珍稀植物、珍稀植物制品罪 八、走私淫秽物品罪 九、走私废物罪 (以上都是进出口了国家禁止进出口和限制进出口的特殊物品,均可采用绕关走私、通关走私,以及间接走私的行为方式实施,不能采用后续走私方式) 十、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153条:“走私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货物、物品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概念 违反海关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普通货物、物品进出关境,或者变相从事上述活动,偷逃应缴税额数额较大的行为。 (二)特征 ? 1、客体(复杂客体):包括国家对外贸易中对普通货物、物品的进出境管理秩序、制度和国家的海关税收征管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海关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普通货物物品进出关境,偷逃应缴税额数额五万元以上的行为,以及后续走私行为。(实际上包括绕关走私、通关走私、后续走私,以及间接走私中第一种行为方式) 后续走私行为包括(见154条)—— (1)未经海关许可并且未补缴应缴税额,擅自将批准进口的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的原材料、零件、制成品、设备等保税货物,在境内销售牟利的; (2)未经海关许可并且未补缴应缴税额,擅自将特定减税、免税进口的货物、物品,在境内销售牟利的。 加工贸易中的走私: (1)在加工贸易经营活动中,以假出口、假结转或者利用虚假单证等方式骗取海关核销,致使保税货物、物品脱离海关监管,造成国家税款流失 ,如何处理? (2)有证据证明因不可抗力原因导致保税货物脱离海关监管,经营人无法办理正常手续而骗取海关核销的 ,如何处理? (3)出售走私货物已缴纳的增值税应否从走私偷逃应缴税额中扣除 ? 3、主体:一般主体,个人和单位都可以。 (1)以单位的名义实施走私犯罪,即由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单位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的其他人员决定、同意; (2)为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违法所得大部分归单位所有。 (3)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个人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如何处理? (注意:《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 ) 4、主观方面:故意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明知”,但有证据证明确属被蒙骗的除外: (一)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境的货物、物品的; (二)用特制的设备或者运输工具走私货物、物品的; (三)未经海关同意,在非设关的码头、海(河)岸、陆路边境等地点,运输(驳载)、收购或者贩卖非法进出境货物、物品的; (四)提供虚假的合同、发票、证明等商业单证委托他人办理通关手续的; (五)以明显低于货物正常进(出)口的应缴税额委托他人代理进(出)口业务的; (六)曾因同一种走私行为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的; (七)其他有证据证明的情形。 行为人对其走私的具体对象不明确的处理 走私犯罪嫌疑人主观上具有走私犯罪故意,但对其走私的具体对象不明确的,不影响走私犯罪构成,应当根据实际的走私对象定罪处罚。但是,确有证据证明行为人因受蒙骗而对走私对象发生认识错误的,可以从轻处罚。 (三)共犯问题 1.与走私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学三基考试(康复科)题库及答案(最新版).docx
- 学生调换宿舍申请表(模板).pdf VIP
-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规程.pdf VIP
- 综合与实践 探秘曹冲称象第2课时 活动二 课件 2025-2026学年度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国开电大 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 形考任务1-3答案.doc VIP
- 钢管桩施工方案.doc VIP
- 2025凉山州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满分答案-数字时代的心理健康.docx VIP
- 湘教(2024)八上数学综合与实践:空瓶换汽水.pptx VIP
- 智启未来,育见新篇——AI赋能教育教学的探索 课件.pptx VIP
- 2025年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卷试题真题(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