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洪洞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山西省洪洞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西省洪洞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PAGE  PAGE 7 山西省洪洞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请将第Ⅰ卷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卷相应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央视二套《咏乐汇》节目中,国际巨星成龙在回答一现场观众有关其子房祖名为何姓“房”却不随父姓这一问题时,解释说:这是由于近年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原来姓“房”,祖名成年后要求认祖归宗才改姓“房”。这一“改姓”现象的产生,可能源于(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2.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 A. 秦、唐、元 B. 汉、宋、明 C. 秦、元、清 D. 秦、唐、明 3.江南贡院始创于1168年,起初为县府学考试场所。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集乡试、会试于江南贡院举行。江南贡院见证了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该制度产生于(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4.依据雅典民主,以下哪些人具有公民大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A.公民克里昂的妻子 B.贵族布拉达斯的妻子 C.侨居雅典的斯巴达人 D.雅典公民克里昂 公元前449年,罗马人争相观看和议论刻于12块铜板之上的某部法律条文。该法律的特点有( ) ①有一些习惯法 ②是成文法 ③是公民法 ④是万民法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④ 6.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这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 ) A. 议会发生了变化,国王没有变 B. 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握国家大权 C. 国王和议会的地位都发生了质变 D. 只改变了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其本质没有变化 7. 1956年我国发现一处古墓群,出土了包括兽骨、铁锛(一种工具)在内的大批珍贵文物。根据出土文物判断,这处古墓应该不早于( ) 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8. 根据《国语》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这种现象给当时生产方式带来的变化是( ) A. 私田开垦的规模扩大 B. 精耕细作的程度提高 C.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D. 土地国有制转变为土地私有制 9.“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是当今一句网络流行语,如果某一土豪生活在武则天时代,他能够显摆的财富不可能有( ) A. 精美的青铜酒樽 B. 色泽鲜艳的粉彩瓷 C. 削铁如泥的钢刀 D. 闲置的曲辕犁 10. 以下选项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史话”时引用的内容,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A.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广泛使用 B. 唐制瓷业技术高超,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C.宋代“市”突破时空限制,形成街市 D. 明清推行“海禁”政策,禁止海外贸易 11.民谣“山西人,大褥套,发财还家盖房置地养老少”反映了古代山西人外出经商的普遍追求。从中亦可解释近代晋商衰落的原因是 ( )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 B.以农为本传统观念的逐步松弛 C.财富流向无益于资本原始积累 D.投资周期过长致使资金大量积压 12.汉朝政府曾经专门规定,商人穿鞋必须一只黑一只白。汉朝实行该规定目的是( ) A.经济困难,倡导物尽其用 B.尊儒学为正统,强调社会礼仪 C.羞辱商人,推行重农抑商 D.重视法家学说,宣扬政府权威 13.1500年,欧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