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考研专用汇编.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名词解释: 1、水势: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就是说,水溶液的化学势与纯 水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的商,称为水势。 2、根压: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3、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伤口处溢出液体的现象 4、水分临界期:植物在生命周期中对缺水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 5、内聚力学说:以水分的内聚力(相同分子间互相吸引的力量)来解释水分在木质部中上升的学说 6、小孔扩散规律:指气体通过多孔表面扩散的速率,不与小孔的面积成正比,而与小孔的周长或直径成正比的规律。气孔蒸腾速率符合小孔扩散律 填空: 水分在植物体内由(自由水)和(束缚水)两种形式存在 将一个充分饱和的细胞放入比其细胞液还低10倍的溶液中,其体积(变小) 细胞间水分子移动的方向决定于(水势差),即水分从(水势高)的细胞流向(水势低)的细胞 (伤流)和(吐水)现象可以证明根压的存在 细胞中自由水越多,原生质粘性(越小),代谢(越旺盛),抗性(越弱) 植物细胞吸水有多种方式,未形成细胞液的细胞靠(吸胀作用)吸水,液泡形成后主要靠(渗透作用)吸水 相邻的两个植物细胞,水分移动方向决定于两端细胞的(水势差异) 干燥种子吸收水分的动力是(吸胀作用) 判断题:(只有对的) 处于初始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若其细胞内液浓度等于外液浓度,则细胞的吸水速度与排水速度相等,出现动态平衡 水分通过根部内皮层,需经过共质体,因而内皮层对水分运转起调节作用 将ΨP=0的细胞放入等渗溶液中,其体积不变 植物体内水在导管和管胞中能形成连续的水柱,主要是由于蒸腾拉力和水分子内聚力的存在 问答题: 温度过高或过低为什么不利于根部吸水? 答:温度尤其是土壤温度与根系吸水关系很大。过高或过低对根系吸水均不利。 (1)低温使根系吸水下降的原因: ①水分在低温下粘度增加,扩散效率降低,同时由于细胞原生质粘度增加,水分扩散阻力加大;②根呼吸效率下降,影响根压产生,主动吸水减弱;③根系生长缓慢,不发达,有碍吸水面积扩大。 (2)高温使根系吸水下降的原因:①土温过高会提高根的木质化程度,加速根的老化进程;②使根细胞中的各种酶蛋白变性失活。 土温对根系吸水的影响还与植物原产地与生长发育状况有关。一般喜温植物和生长旺盛的植物的根系吸水易受低温影响,特别是骤然降温,例如夏天烈日下用冷水浇灌,对根系吸水很为不利。 解释“烧苗”现象的原因 答一般土壤溶液的水势都高于根细胞水势,根系顺利吸水。若施肥太多或过于集中,会造成土壤溶液水势低于根细胞水势,根系不但不能洗水还会丧失水分,故引起“烧苗”现象。 第二章 植物的矿质及氮素营养 名词解释: 生理酸性盐:植物根系从溶液中有选择地吸收离子后使溶液酸度增加的盐类 单盐毒害:植物培养在单独盐溶液中所引起的毒害现象 离子拮抗:离子间互相消除毒害的现象,也称离子对抗 平衡溶液:将植物必须的各种元素按一定比例、一定浓度配成混合溶液,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良好作用而无毒害的溶液 填空: 在必需元素中能再利用的元素有(N、P、K、Mg、Zn),不能再利用的元素有(Ca、Mn、S、Fe、B),引起缺绿症的元素有(Fe、Mg、Mn、Cu、S、N) 促进植物授粉、受精作用的矿物质因素是(B) 判断题:(只有对的) 在元素周期表中,不同族的离子间存在拮抗作用,而同族的离子间则不会发生拮抗 简答题: 简要回答农业生产上不能一次施用过多的化肥 答:(1)施用过多化肥使土壤溶液处于高渗状态,植物根系直接的吸水困难,导致间接的吸盐困难,若土壤溶液的水势低于植物细胞的水势,则植物大量失水造成永久萎蔫,植物不仅不能吸盐甚至死亡(2)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主要有被动吸收和主动吸收两种形式。研究发现植物大量低通过载体逆电化学式梯度主动运转矿质元素,而载体运输具有饱和效应,因而一次施用过多化肥,不仅不能加快离子的主动吸收过程,相反肥料易被水冲走造成浪费以及“烧苗”现象的发生 试分析植物失绿的可能原因 答:植物呈绿色是因其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而叶绿体中含有绿色的叶绿素的缘故。因而凡是影响叶绿素代谢的因素都会引起植物失绿。可能的原因有: (1)光 光是影响叶绿素形成的主要条件。从原叶绿素酸酯转变为叶绿酸酯需要光,而光过强,叶绿素反而会受光氧化而破坏 (2)温度 叶绿素的生物合成是一系列酶促反应,受温度影响。叶绿素形成的最低温度约为2℃,最是温度约为30℃,最高温度约为40℃.高温和低温都会使叶片失绿。高温下叶绿素分解加速,退色更快 (3)营养元素 氮和镁都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铁、锰、铜、锌等则是在叶绿素生物合成过程中有催化功能或其他间接作用。因此叶色的深浅可作为衡量植株体内氮素水平高低的标志 (4)氧 缺氧能引起Mg-原卟啉IX或Mg-原卟啉甲酯的积累,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文档评论(0)

4753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