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物理第六章答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篇 储层岩石的物理特性;第六章 储层岩石的流体渗透性 ;一、砂岩的粒度组成;孔隙度(porosity)评价储层的储集性; 饱和度(saturation)评价储层中的含油气性;本章内容 达西定律及岩石绝对渗透率 气测渗透率及气体滑脱效应 影响岩石渗透率的影响因素 岩石绝对渗透率的实验室测定 岩石绝对渗透率的估算;本节重点: Darcy公式及其单位制体系 绝对渗透率定义及测定条件 气测渗透率实验流程及其计算公式 分析气体滑脱效应对气测渗透率的影响及其修正方法 本节难点: 气测渗透率计算公式的推导 分析气体滑脱效应对气测渗透率的影响及其修正方法;;;达西定律;一、达西定律及岩石绝对渗透率; Darcy定律的前提是假定: 1)流体和岩石之间不发生物理一化学反应; 2)岩石孔隙中只存在一种流体。 在对一个区域或油层来评价渗透率时,不能仅仅考虑在一个点上所得的渗透率,因为岩石的渗透率还与水的流动方向、沉积特征以及岩性等有关。 渗透率具有方向性。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渗透率也由于颗粒填集方式而不相同。 ;2.岩石绝对渗透率K(permeability) 不与岩石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的不可压缩流体,100%饱和岩心后,在线性渗流条件下测得的岩石渗透率为岩石的绝对渗透率;(2)1D的物理意义 在长度L=1cm,截面积A=1 cm2 的岩心中,粘度为1cP 的流体在1atm的压差下流过岩心流量Q=1 cm3/s 时,称岩石渗透率为1D(达西);3. 使用达西定律的流速条件 渗流速度:由达西方程 ;据;使用条件: 流体为线性渗流,其渗流速度<临界流速vc <线性渗流的判断方法> 作图法:Q—△P为过原点直线,则为线性流 雷诺数Re 法 据卡佳霍夫公式:;1、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测定条件 不与岩石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的不可压缩流体,100%饱和岩心后,在线性渗流条件下测得的岩石渗透率为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流体与岩石性质稳定,不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 单相不可压缩流体稳定渗流; 流量与压差之间成线性关系(保持线性渗流);注意: 理论上:油、气、水都可作K 的测定流体 实际上:除线性流动条件外,其它条件在实验室条件下难以严格满足。例如: 油测时,物理吸附→孔隙表面形成油膜→孔隙空间↓→岩石K↓ 水测时,水敏性矿物膨胀→岩石K↓; 气测时,气体膨胀、流量变化→Darcy公式不能用 气体滑脱效应→岩石K↑ 据Darcy公式用任何流体测定岩石K都存在误差;2、 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测定方法 方法:行业标准规定使用气体测量岩石K,即: 低压下用干燥空气或氮气通过岩心,测定K 原因: 气体性质较稳定,不易变化 不与岩石表面作用而改变孔隙大小 气体测岩石K 的误差容易校正 气体膨胀→流量不稳定校正 气体分子扩散→气体滑脱效应校正;3. 气测渗透率的计算公式——流量不稳定校正 ;分析:在等温条件下,气体通过岩心: →沿压降方向(岩心长度)发生膨胀; ;(1) 气测K 公式推导 假设气体粘度μ、岩心长度为L,截面积A,岩心两端压力P1、P2 ;② 沿岩心长度方向,气体发成恒质量等温膨胀, 据波-马定律(PV=常数): ;③ 将2式带入1微分Darcy公式: ;得气测K 公式: ;气测岩石Ka 与液测KL 公式比较:;4. 气测岩石渗透率的结果分析;结果: 同种气体,不同平均压力 →测得的Ka 不同 相同平均压力 ,不同气体→测得的Ka 不同 结论: Ka 随测定条件变化 Ka 与K 间还存在偏差 原因:气体滑脱效应 ;5. 气体滑脱效应;产生滑脱现象的原因 液体在毛管中流动特性:粘滞流动 粘性流体分子间存在粘滞阻力,F液-管壁>F液-液 阻力:中心最小,管壁最大 流速:中心最大,管壁最小=0;滑脱现象对气测Ka 的影响 滑脱现象→管壁处气体分子参与流动 →与液测相比,相当于增大了孔道流动空间 吸附作用→管壁处液体分子形成液膜不流动 →减小了孔道流动空间 液测KL<气测Ka ★对同一岩石有:气测Ka>液测KL;等效液体渗透率 当 ? , ?,气体分子间距?, 气体性质越接近液体性质 根据Ka与 直线关系, Klinkenberg提出: ;滑脱现象的影响因素;6. 气测渗透率Ka 的实验校正(同一气体对同一岩心);1. 储层岩石骨架构成及构造力的影响 (1) 岩石骨架构成(微观因素) 颗粒:组成和结构(大小、分选、排列等) 胶结物:含量、胶结类型等 骨架结构决定岩石φ、S 大小 影响岩石K ★颗粒越粗,分选越好,胶结物含量越少,渗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