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仪器答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仪器概述;医学仪器定义;此定义阐明了医学仪器的使用对象、使用方法、功能产品形态,和具有相同功能和用途的另一产品群——药品作了区别界定。 此定义目前已被各国广泛地等同使用在医学仪器法规中,可把此定义理解为法规调整意义上的医学仪器定义域。 中国现行的医学仪器行政规章及技术标准均等同采用了此定义。;现代医学仪器的发展;1903年艾萨文创立的肢体标准导联的测量方法,研制成功第一台心电图仪;1972 Hounsfield announces findings at British Institute of Radiology, receive Nobel Prize in Medicine Important Precursors: 1917 Radon: Characterized an image by its projections 1961 Oldendorf: Rotated patient instead of gantry;1.1 医疗仪器特点;1.2 医疗仪器;1.2 医疗仪器分类; 生物医学信号特点;频带在低频和超低频范围内; 生物电信号幅度较低,只有mV级甚至μV级; 工频干扰:主要是市电50Hz的干扰; 信噪比低,噪声掩盖了有用信号。 ;生理参数测量仪器 ;2.1 人体电生理参数检测仪器;生物电现象已成为了解生命活动、研究生物功能的可靠依据。进行生物电学研究的第一步,是把生物电信号拾取出来,并用仪器记录。 脑电、心电、肌电的记录,在皮肤表面做间接记录; 视网膜电位、耳蜗电位和鼻电位,分别将电极安放在眼睛角膜表面、耳蜗圆窗表面和鼻粘膜中; 感受器电位、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和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冲动电位的记录,需要将符合尺寸的引导电极插进细胞或纤维中; 微电极可以记录到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一般从几mV至上百mV之间。;生物电测量仪器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功能单一到多功能复合的发展过程。 上世纪20年代,出现了用检流计测定的心电图机; 60年代以前,心电放大器采用电子管; 60年代,晶体管心电图机,其体积大大缩小; 70年代,浮地式心电放大器,提高了其安全可靠性; 目前,心电放大器均由采用IC电路,广泛采用微机构成的智能化电生理仪器。;人体电生理参数检测仪器;2.1.1 心电图机 ;心电图机主要记录心脏电活动波形图。自1905年威廉·爱因霍文将心电图机用于临床,已超过百年; 目前数字化心电机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心电图机???种类很多,从功能上可大至分为: (1) 单道自动心电图机 (2) 多道全自动心电图机 (3) 具有自动分析诊断功能的数字化心电图机 (4) 具有自动分析诊断功能的数字化多功能心电图机 ;心电图机的基本构成 ;心电图机的关键是前置放大器,对心电放大器的要求是放大倍数高(约5000倍),输入阻抗高(10MΩ),共模抑制比CMRR大(80~100dB),频率响应足够宽(0.05Hz~100Hz),以及良好的电气安全技术,现都采用浮地电源和光电隔离放大器。;具有导联自动转换及光电隔离放大器的心电图机框图 ;2.1.2 脑电图机 ;脑电图机框图 前置放大器采用浮地电源及光电隔离技术; 从头皮描记的脑电波强度很小,一般为10~50μV,频率范围为0.5~100Hz。将脑电波按波的重复节律不同分类,统一为以下四个频段: α波:8~13Hz β波:13~40Hz θ波:4~8Hz δ波:0.5~4Hz;2.1.3 诱发电位仪 ;诱发电位的测量部位及临床价值 ;视觉诱发电位曲线,幅度范围为1~20μV,带宽1~300Hz,持续时间为200ms 由于诱发电位幅度极小,埋没在自发脑电及噪声中,所以常用迭加平均方法将多次刺激(多达1000次以上)的诱发电位迭加,去除噪声后,才能获得诱发电位。;二通道诱发电位仪的方框图。全浮地前置放大器,高速A/D转换器进行数据采集,微机控制,并配有高速数字处理器进行迭加平均运算。由电视监视器实时显示波形,具备测量功能,由X-Y绘图仪绘制波形图。;2.1.4 肌电图仪 ;肌电图检测在神经源性和肌源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方面,以及对神经病变的定位,损害程度和预后判断方面有重要价值。⑴ 神经源性疾病:周围神经病损(包括糖尿病、酒精中毒、尿毒症等)颈椎病、单瘫运动元性病、面神经麻痹、多发性神经炎、脊髓前角病损、脱髓鞘病、交叉瘫以及神经源性性功能障碍的诊断等。⑵ 肌源性疾病:肌营养不良症、肌萎缩、周期性麻痹、重症肌无力、肌强直综合征、神经与肌肉接头病等。 ⑶ 结缔组织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多发性硬化病、红斑狼疮病、废用性肌萎缩、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用微电极插入单个肌纤维测量动作电位可获得分辨率更高的单纤维肌电图。 用同心针电极可以测得它的动作电位称为运动单元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