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0) (41) 而 例6-3 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性能指标 求最优控制 和末值时刻 ,使性能指标泛函取极小值。 解 经判断系统是能控的 1) 构造哈密顿函数 2)由控制方程 ,得 或 3)由伴随方程 4)将 代入状态方程 解为 其中, 、 为积分常数,由 , 确定,得 5)由于 自由, ,得到 或 解得 6.3 极小值原理及其在快速控制中的应用 6.3.1 问题的提出 用变分法求解最优控制时,认 为控制向量 不受限制。但是 实际的系统,控制信号都是受到 某种限制的。 因此,应用控制方程 来确定最优控制,可能出错。 a 图中所示,H 最小值出现在左侧,不满足控制方程。 b 图中不存在 6.3.2 极小值原理 非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42) 初始时刻 ,初始状态 ,末值时刻 ,末端状态 自由 (43) 性能指标为末值型性能指标 (44) 要求在状态方程约束下,寻求最优控制 及 使系统从 转移到 ,并使J 取极小值。 以下就是用极小值原理解前面的问题: 设 为容许控制, 为对应的状态轨线。为了使它们分别成为最优控制 和最优轨线 ,存在一个向量函数 ,使得 (45) (46) 其中哈密顿函数: (47) (49) (48) 和 满足边界条件 则哈密顿函数H 相对最优控制取极小值,即 (50) 或者 ≤ (51) 在末值时刻 是自由的情况 哈密顿函数沿最优轨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在末值时刻 是固定的情况 (52) (53) 几点说明: 1)极小值原理给出的只是最优控制应该满足的必要条件。 2)极小值原理的结果与用变分法求解最优问题的结果相比,差别仅在于极值条件。 4)非线性时变系统也有极小值原理。 3)这里给出了极小值原理,而在庞德里亚金著作论述的是极大值原理。因为求性能指标J的极小值与求-J的极大值等价。 6.3.3 二次积分模型的快速控制 在问题6-2中,若 , ,令 。就是二次积分模型。 其状态方程模型 (54) ≤1 (55) 系统的初始状态为 (56) 末值状态为 (57) 性能指标为 (58) 要求在状态方程约束下,寻求满足(55)式的最优控制 ,使系统从 转移到 ,同时使J 取极小值。 因为在这个最优控制问题中,控制信号 受限制,因此用极小值原理来求解。系统是能控的,其解存在且唯一。 1)哈密顿函数为 (59) 2)根据极值条件(50),来确定最优控制。 只能用分析的方法确定u t ,使哈密顿函数取极小值。显然,在u的限制条件下,选择u 使H 取得极小。有 (60) 或 (61) 3)伴随方程为 如果 的初始值为 , ,则 (62) (63) 在[0, ]内最多变号一次,最优控制函数有以下可能的4种情况 4)由状态方程可知,当 时,求得 消去t 得 或写成 为了形象地表示系统的运动形态,引用相平面方法,画出相轨迹如下图所示。相轨迹为两族抛物线。 从 到达 的相轨迹只有两条 、 。 ≤0 ≥0 将 和 合起来, 曲线r 将相平面分成两个区域 和 当初始状态 位于 : 为 (+1,-1) 最优轨线:当初始状态 位于 : 为 (-1,+1) 曲线r 常称为转移曲线或开关曲线。 开关曲线方程式为 也称为开关函数。最优控制为 当 及 , ≤0 当 及 , ≥0 最优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5)最优性能指标 初始状态在A点: 说明:通过这个最优控制问题的求解发现,最优控制与问题6-1不同。在问题6-1中, 为时间的三角函数。 而在这里, 为时间方波函数。原因在于性能指标不同,因此 也不同。因此,在说到最优控制问题时,一定要指明性能指标,即求解在什么性能指标下的最优。 6.4 用动态规划法求解最优控制问题 右图为某小城镇交通路线图。起点站为S,终点站为F, 站与站之间的里程标在图上,要求选择一条路线走法,使里程最短。这是一个最优控制问题。 一种办法是将从S 到F 所有可能走法都列出来,并且把每种走法的里程标在各条路线上,找出最短的。 6.4.1 动态规划法的基本思想 第二个办法:从最后一段开始,向前倒推。当倒推到某一站时,计算该站到终点站的总里程,并选择里程最少的走法。 (这个例子中b图有错误,不应该丢失其他路径的信息。可以参看胡寿松的教材的同类例子。) 从该例看出,这种解法有两个特点: 第一,它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即:决定一条路线的选择问题)变成许多个简单的问题(即:每次只决定向上走(p)还是向下走(q)的问题),因此问题的求解变得简单容易了。 不变嵌入原理的含义是:为了解决一个特定的最优控制问题,而把原问题嵌入到一系列相似的但易于求解的问题中去。对于一个多级最优控制过程来说,就是把原来的多级最优控制问题代换成一系列单级最优控制问题。 6.4.2 最优性原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