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模拟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真模拟试卷.doc

PAGE  PAGE 67 全真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美学史上, 第一部美学专著《美学》的作者是 A.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B. 意大利哲学家维柯 C. 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D.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 ] 2. 在西方美学史上, 最早对美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是 A.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B. 鲍姆嘉登《美学》 C. 亚里士多德《诗学》 D. 贺拉斯《诗艺》[ ] 3. 马克思说“: 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 说明商人与对象建立的关系是 A. 实用关系B. 认识关系 C. 信仰关系D. 审美关系[ ] 4. 在对美的集合化定义中, 最核心的一个命题为 A. 人是世界的美 B.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C. 美是自由的形象 D. 美是创造的结晶[ ] 5. 19 世纪中叶以前, 哲学方法一直是美学研究的 A. 主要方法B. 次要方法 C. 具体方法D. 综合方法[ ] 6. 车尔尼雪夫斯基“ 美是生活”的命题强调的是 A. 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B. 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C. 美与生活的差异性 D. 生活的辩证法[ ] 7. 孔子说:“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 思无邪”, 这种艺术观属于 A. 再现说B. 表现说 C. 娱乐说D. 载道说[ ] 8. 陶渊明诗云:“万物皆有托, 孤立独无依”。这是一种 A. 相似联想 B. 接近联想 C. 对比联想 D. 类比联想[ ] 9. 从历史发展过程看, 人类审美意识产生的前提是 A. 人类的生产劳动 B. 语言的产生 C. 思维的成熟 D. 艺术的发展[ ] 10. 美感是人的多重感觉因素的复合, 其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是 A. 满足感 B. 幸福感 C. 和谐感 D. 自由感[ ] 11. 苏轼诗云“: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说明了美感现象的 A. 想象的神奇性 B. 情感的亢奋性 C. 灵感的突发性 D. 直觉的朦胧性[ ] 12. 原始人美感的特点是 A. 模糊性和朦胧性 B. 幸福感和自由感 C. 明确的自主意识 D. 实用性和宗教性[ ] 13. 古希腊时期的悲剧类型属于 A. 命运悲剧 B. 性格悲剧 C. 伦理悲剧 D. 社会悲剧[ ] 14. 钱钟书的“ 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 无痕有味”的比方, 说的是审美中的 A. 感知 B. 表象 C. 情感 D. 理解[ ] 15.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诗经》)这两句诗可以用来印证 A. B. 美美在在移距情离说说 C. 美是愉快说 D. 美是生活说[ ] 16. 所谓“ 自上而下的美学”, 也即 A. 理论的方法 B. 经验的方法 C. 心理学美学 D. 科学主义美学[ ] 17. 康德在美学史上的贡献主要在于 A. 科学地揭示了美的本质 B. 把心理学引入美学研究 C. 揭示了审美与艺术的联系 D. 对美的本质进行了多层面的探讨[ ] 18. 周敦颐《爱莲说》描绘莲花“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这一意象类型属于 A. 仿象 B. 喻象 C. 兴象 D. 抽象[ ] 19. “意境”一词最早见于 A. 《庄子》 B.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C. 王昌龄《诗格》 D. 严羽《沧浪诗话》[ ] 20. 崇高与壮美的内涵在性质上 A. 是一致的 B. 有一些共同点 C. 根本不同 D. 差异很大[ ] 21. “春风又绿江南岸”被誉为千古妙句, 最突出的原因在于它的 A. 视觉效果 B. 听觉效果 C. 触觉效果 D. 心理效果[ ] 22. 艺术的功能是多元化的, 其中最核心的是 A. 审美功能 B. 认识功能 C. 教化功能 D. 心理代尝功能[ ] 23. 郑板桥所谓的“胸有成竹”实际就是指 A. 艺术想象的特征 B. 艺术技巧的掌握 C. 对生活意蕴的领悟 D. 艺术意象的孕育[ ] 24. 艺术创作中, 激发艺术家的意象思维, 艺术意象创造的最初动力是 A. 创作动机 B. 艺术敏感 C. 创作灵感 D. 艺术想象[ ] 25.“曲高和寡”、“知音难求”反映了接受主体与作品之间的鸿沟, 跨越这条 鸿沟有待于通过欣赏者的 A. 观 B. 品 C. 悟 D. 思[ ] 26. 被称为现代美育之父的是 A. 亚里士多德 B. 鲍姆嘉登 C. 黑格尔 D. 席勒[ ] 27. 在审美教育中, 最主要的方式是 A. 自然美 B. 社会美 C. 艺术美 D. 人格美[ ] 28. 孔子说“: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可以用来形容 A. 自然美 B. 人格美 C. 美育的感性特征 D. 美育的愉快特征[ ] 29. 中国先秦时代对自然审美的基本方式是 A.

文档评论(0)

克拉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