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地震区的地基基础;第十章 地震区的地基基础;§10.1 地震的概念;§10.1 地震的概念;§10.1 地震的概念;§10.1 地震的概念;§10.1 地震的概念;§10.1 地震的概念;§10.1 地震的概念;§10.1 地震的概念;§10.1 地震的概念;§10.1 地震的概念;§10.1 地震的概念;§10.1 地震的概念;§10.1 地震的概念;§10.1 地震的概念;§10.2 建筑场地类别与震害;§10.2 建筑场地类别与震害;§10.3 地基基础抗震设计原则;1.选择有利的建筑场地
参照地震烈度区划分资料结合地质调查和勘测,查明场地土质条件、地质构造和地形特征,尽量选择有利地段,避开不利地段,而不得在危险地段进行建设。实践证明,在高烈度地区往往可以找到低烈度地点作为建筑场地,反之亦然,不可不慎。
;2.合理加大基础埋深 ; 基础类型不同,产生的震害可能不同。
地震区的软土地基上应选择刚度大、整体性好的箱形基础和???板基础,箱基与筏基能有效地调整与减轻震沉引起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减轻上部结构的破坏
对于内框架结构,柱下宜采用刚度较大的墙式条基。
在平面布置上,尽可能使基础连续而不间断。即使上部建筑设置防震缝,基础也不必留缝。; 4.加强建筑物整体性
加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整体作用可采用如下措施:
(1) 对于一般砖混结构的防潮层可采用防水砂浆代替;
(2)在内外墙下地下室内地坪标高出加一道连续的闭合地梁;
(3)上部结构采用组合柱时,桩的下端应与地梁牢固连接。
(4)当地基土质较差时,还宜在基底配置构造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