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0
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地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共38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 (7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填在答题卡中。
下表为新疆和浙江在两个时段的人口迁移变化(迁移率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为主)。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1995~2005年新疆和浙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资源开发 工业化 B.婚姻家庭 文化教育
C.生态改善 工业化 D.资源开发 文化教育
2.浙江省人口迁移变化对该区域产生的影响是( )
A.加快耕地资源开发 B.加快人口老龄化
C.加快环境质量改善 D.加快城市化进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约14—15亿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约15—16亿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15.1亿或16.6亿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约8~9亿
3.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
A.约15~16亿 B.15.1或16.6亿
C.约8~9亿 D.约14~15亿
4.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国家人口政策
5.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A.消费水平 B.资源数量 C.科技水平 D.生产能力
垦殖指数是指一个地区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下表为世界及各地区耕地垦殖指数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变化表。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地区垦殖指数(%)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公顷/人)1950年2000年1950年2000年亚洲14.717.50.310.14欧洲31.328.80.380.27北美洲12.012.41.310.81非洲5.86.30.870.27大洋洲2.06.01.211.84世界9.711.00.510.26
6.亚洲的垦殖指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 )
A.地形多种多样,以平原为主 B.季风气候显著,气象灾害较少
C.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 D.农垦历史悠久,人口数量最多
7.2000年与1950年相比 ( )
A.欧洲因人口增长较快,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B.大洋洲因人口负增长,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增加
C.北美洲垦殖指数的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非洲因机械化水平高,导致垦殖指数上升
读我国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以城乡最低气温差表示)表,回答下题。
项目气候区年平均1月平均7月平均平均热岛效应亚热带0.24 ℃0.14 ℃0.39 ℃温带0.54 ℃0.80 ℃0.25 ℃高原区1.03 ℃1.70 ℃0.45 ℃热岛效应≥1.0 ℃城市比例亚热带15.38%15.38%23.08%温带25%33.33%0.0%高原区50%75%50%
8.关于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热力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①城市建筑规模膨胀,降低风速,降低与郊区热量交换难度 ②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
③城市大气污染物如CO、SO2、NOx以及悬浮颗粒物增加 ④工业、交通和生活排放大量废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有关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温带
B.太阳辐射强度是造成7月热岛效应差异的主要原因
C.发生城市热岛效应最多的是高原区
D.1月份温带和高原区热岛效应较强与生活采暖有关
10.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 )
A.经济迅速发展和平均寿命延长
B.人口自然增长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