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波的干涉;1.波的独立作用原理——几列波在传播时,无论是否相遇,都将保持各自原有特性(频率、波长、振幅、振动方向)不变,互不干扰地各自独立传播。;例. 如图所示两列波相向传播,当它们相遇时在图所示的甲、乙、丙、丁中,可能的是 ( ); ;;加强;由此可知:; 1、干涉现象——频率相同的两列波相遇区域内振动在 空间上出现稳定的周期性的强弱分布的现象。;波的干涉;干涉的解释;如果在某一时刻,在水面上的某一点是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相遇,经过半个周期,就变成波谷和波峰相遇,在这一点,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始终是减弱的,质点振动的振幅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差,如果两列波的振幅相同,质点振动的振幅就等于零,水面保持平静. ;把相应的振动最激烈的质点连起来,为振动加强区;相应的振动最不激烈或静止的质点连起来,为振动减弱区.振动加强区和振动减弱区是相互隔开的.;产生干涉的条件的理解;振动加强点的位置:;例: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有S1、S2两个波源,这两个波源的频率相同。S1、S2相距两个波长,B点为S1、S2直线的中点,今以B为圆心以R=λ为半径画圆,问在该圆周上
(S1、S2两点除外)共
有几个振动加强点。 ; 例.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波均沿x轴传播,传播速度的大小相 等,其中一列沿x方向传播(图中实线所示),一列沿负x方向传播(图中虚线所示),这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振动方向均沿y轴,则图中x=1、2、3、4、5、6、7、8各点中振幅最大的是x= 的点,振幅最小的是x= 的点。; 例.如图所示,在x轴上的P、Q两点位置上有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也相同的相干波源,它们激起的机械波长是2m,P、Q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xp=1m,xQ=6m,那么在y轴上从-∞へ+∞的位置上会出现振动减弱的区域有多少个?; 波的特有现象;随堂练习;2、关于波的干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当两列水波发生干涉时,如果两列波的波峰在P点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质点P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
B 质点P的振幅最大
C 质点P的位移始终最大
D 质点P的位移有时候为零。;4、如图所示两??频率与相位、振幅均相同的波的干涉图样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对叠加的结果正确的描述是 ( )
A.在A点出现波峰后,经过半个周期该点还是波峰
B.B点在干涉过程中振幅始终为零
C.两波在B点路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
D.当C点为波谷时,经过一个周期此点出现波峰; 5、水面上有A、B两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振动源,在A、B连线的中垂线上有三个点a、b、c,已知某时a点是两列波波峰和波峰相遇点,c点是与a点最近的波谷和波谷相遇点,b处在a、c之间,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省韶关市2015届高三调研考试理综试题探析.doc
- 常见的天气系统讲课详解.ppt
- 高考分类题库答案热学探析.doc
- 广东省深圳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试题及答案word(2013深圳二模)探析.doc
- 第4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技巧.ppt
- 高考复习:2011年2月份百题精练二(语文)探析.doc
- 常见的天气系统精品详解.ppt
- 表面物理化学简答和详解.docx
- 广东省深圳市2016年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试题(化学部分)有删改文档探析.doc
- 高考复习——《电场》典型例题复习探析.doc
- 仁爱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11 Rules Matter!2025春月考卷.docx
- 人教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十一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综合与实践课.pptx
- 人教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一章习题练课件:11.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pptx
- 人教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一章课件:11.1.1 不等式及其解集.pptx
- 仁爱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11 Lesson 1 Listening-Speaking 课件.pptx
- 人教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一章习题练课件:11.1.1 不等式及其解集.pptx
- 仁爱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11 Lesson 4 Theme Reading 课件.pptx
- 人教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1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测试及答案.doc
- 仁爱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12 Lesson 7 Reading for Writing 课件.pptx
- 人教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一章课件:11.2 一元一次不等式(2).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