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教师用表1
广东海洋大学 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课题申请表
课题
情况课题名称低钾胁迫对不同甜糯玉米品种苗期农艺性状的影响课题来源□科研项目(□国家级 □省部级 □厅级 □市局级 □校级)
□生产或社会实际 ■教学 □自拟*说明:课题类别■论文 □设计第几次立项■1次 □2次 □≥3次难易程度□较难 ■适中 □简单工作量□较大 ■适中 □较小面向专业 农 学院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专业同一课题多名学生分工情况■主要内容不同 □内容同参数不同 □分别做课题的不同部分指导教师姓名郭荣发所在单位(部门)农学院职称教授主
要
研
究
内
容
低钾胁迫对不同甜糯玉米品种苗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目
标
和
要
求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写作,禁止抄袭他人文章;
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正确、合理;
准备材料充分,事实清楚、数据准确;
论证问题清楚,结论正确,无原则性错误;
行文流畅,论文格式完整规范;
论文字数不少于10000字,参考文献20篇左右,包括2篇以上外文文献。
指导小组审题意见同意学院 领导小组意见同意
选题学生
*注:1、“说明”栏填写毕业论文(设计)课题所来自的科研项目名称、或企事业单位名称或教学内容。2、此表一式三份,指导教师、选题学生、学院各存一份;
学生用表1
广东海洋大学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院: 农学院 系:资环系 资环系 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
学号201111311131姓名郑雨漩班名农资1111毕业论文
(设计)题目低钾胁迫对不同甜糯玉米品种苗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指导教师郭荣发所在单位、部门农学院职称教授①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土壤中全钾含量高,但对植物有用的有效钾含量少,最多不会超过全钾的2%,湛江的主要土壤类型是砖红壤为主,湛江的砖红壤是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下的产物,这种土壤是生一类物质转化迅速,强烈脱硅富铝风化,铁铝氧化物高度富集的偏酸性(pH在4.5-5.0)的红色土壤。这种类型的土壤由于高温多雨,成土母质中释放的Si被部分淋溶,K、Ca、Mg、Cu、Zn等作物矿质营养元素几乎被淋溶损失,而Fe、Al化合物由于难溶于水,很少被淋溶而残留在土壤当中。因此造成湛江的砖红壤养分含量低,酸性大,尤其是钾、氮、磷等矿质营养元素匮乏。
因此通过研究湛江19个甜糯玉米品种在低钾胁迫下农艺性状的差异,研究耐低钾胁迫甜糯食玉米品种,不仅为在有限钾素资源条件下充分利用鲜食玉米遗传性状获得高产和耐低钾胁迫上提供理论支撑,也为生产上培育新型耐低钾胁迫鲜食玉米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②国内外研究(设计)发展状况、发展水平与存在问题;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起源于美洲大陆,,是世界上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已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因其适应性好、产量高、品质好,玉米已成为人类种植最广泛的谷类作物之一。玉米不仅生产潜力大、经济效益高,而且具有食用、饲用和多种工业用途。自1998年以来,世界玉米的总产量已经超过稻谷和小麦。目前,玉米是世界上产量最高和增产潜力最大的谷类粮食作物,并已成为世界上贸易量最大的粮食产品 ADDIN EN.CITE EndNoteCiteAuthor王晓光/AuthorYear2008/YearRecNum59/RecNumDisplayTextstyle face=superscript[43]/style/DisplayTextrecordrec-number59/rec-numberforeign-keyskey app=EN db-id=9rfwdax0pxpv04ed0t45d9vrexdzsdtxdprv timestamp=141990396559/key/foreign-keysref-type name=Journal Article17/ref-typecontributorsauthorsauthor王晓光/authorauthor曹敏建/authorauthor于海秋/authorauthor蒋文春/authorauthor李兴涛/author/authors/contributorstitlestitle不同基因型大豆吸收利用钾素的差异分析/titlesecondary-title沈阳农业大学学报/secondary-title/titlesperiodicalfull-title沈阳农业大学学报/full-title/periodicalpages520-524/pagesvolume39/volumenumber5/numberdate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