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对联,学语文.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品对联,学语文

PAGE  PAGE 5 初中语文学科探究性作业设计 品对联 学语文 上余镇初中 姜永梅 品对联,学语文 【题目设计】 亲爱的同学们,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品读对联也可以从中学到语言的表达技巧、修辞技巧等等,从而丰富我们的语言,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请做好如下探究: 1、课外收集各类对联,并对这些对联进行归类整理,形成书面材料。 2、选择3条自己所喜欢的对联,每条写上50字左右的评点文字,进行鉴赏。 3、搜集中考中常见的对联题进行训练。 4、设计3种情境,仿写3条对联。 【设计背景】 对联也叫“楹联”,“对子”等,是一种富于民族风格的优秀艺术,它是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根据我国方块字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的特点,吸取了古代诗歌、赋、对偶押韵,讲究平仄及各种修辞方法,又采用民间桃符的形式,传统书法的造型艺术等形成的独特文化品种,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华文化遗产的精粹,因此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近年来,以对联为考题也不时在中考、高考的试卷中出现,因此,很有必要组织学生来探究一下这种新颖别致的民间文化,让学生通过品评对联、鉴赏对联,了解掌握对联这种短小精悍,幽默风趣的文化,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审美鉴赏能力。 【实施步骤】 一.收集对联 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探究小组,布置学生课外收集对联,并要求学生对这些对联进行归类整理。可以让每组确定一种标准,然后进行收集整理,形成书面材料。 (一).按使用的范围分 对联从使用范围上划分,可分为应用联和装饰类两大类。这里装饰联主要指用于美化环境的对联,如装饰亭台、楼阁、名胜古迹的对联;装饰书房卧室、名画宝砚的对联等。装饰联一般富有哲理,回味无穷。 应用联是指有较强针对性的对联。它可以再分为专用于庆祝春节的春联,用于某一具体事项的对联如挽联、寿联、婚联、喜联、行业联等,还可分为人们在各种交往中所用的交际联。要求学生根据对联使用范围对这些对联进行归类,然后进行收集整理,形成书面材料。 1.按应用联进行归类整理: ?例如:春联_______条;挽联_______条;寿联_______条;婚联_______条;喜联_______条;行业联_______条;座右铭联_______条;赠联_______条;题答联_______条 2.装饰联 例如:装饰联_______条。 (二).按写作方法和上下联的关系分 按上下联在内容上的关系分,对联可分为三种,即正对,反对,流水对三种。 1.正对 指对联上下两联的内容相关或相似,从不同的角度说明大致相同的道理。如: 2.反对 指上下联内容相反,对比鲜明,这种对联往往从正反两面来说明同一个问题,在对比中突出表达效果。如: 3.流水对 也叫串对,指一个意思分两句说,两句合起来是一个整体,上下联有承接假设、递进、因果、条件等关系。 例如:正对_______条;反对_______条;.流水对_______条 (三).从形式字数上分 以对联的字数来划分的话,对联可分为四字联、五字联、六字联、七字联、八字联、九字联、几十字联、几百字的长联等。 例如:四字联_______条;五字联_______条;六字联_______条;七字联_______条;八字联_______条;九字联_______条;几十字联_______条;几百字的长联_______条 二、赏品对联 在各小组充分收集、整理的基础上,选择3条自己所喜欢的对联,每条写上50字左右的评点文字,进行鉴赏。安排一课时左右的时间,组织学生交流、品评、鉴赏对联,讨论对联的写作特点、适用范围、语言特点等,从对联中学语文。 例:1、所选对联:欣赏品评: 2、所选对联:欣赏品评: 3、所选对联:欣赏品评: 三、中考对联题训练 组织一课时的时间,结合中考考试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 中考中常见的考查形式 1、对联链接。把对联与名句默写、文学常识、文化背景等结合起来考查 2、对联匹配。根据上联选出下联; 3、对联改写。改正对得不够工整的对联或是改动散句,使之形成一幅对联; 4、对联撰写。即根据要求对出下(上)联,有时是自拟一幅对联; 5、对联粘贴,即怎样贴对联 6、对联赏析,即品赏对联的妙处等等。 收集历年来中考对联题。 例:对联链接题个,对联匹配题个,对联改写题个,对联撰写题个,对联粘贴题个,对联赏析题个。 四、仿写对联 设计三种情境,仿写三条对联。用一课时的时间,结合考试的题型,结合学过的课文进行“仿写对联”的写作训练。可以边指导,边仿写,边讲评、交流,要求学生在仿写的时候注意:①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内容相关 ②结合课文内容 运用本课所学对联知识,撰写一副激励自己进步的对联: 学了《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后,用一副对联概括自己的感想。 学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