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游鲁迅故居
PAGE
PAGE 3
游鲁迅故居
假日的上午,我怀着敬仰的心情和妈妈来到了阜成门内的一个胡同里,因为鲁迅先生的故居,就静静的坐落在这。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一生撰写了许多著作,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坟》、《野草》、《彷徨》等不朽作品,印行了《中国小说史略》、《热风》等著作,同时还主持编辑了《语丝》、《莽原》等周刊杂志。1979年,鲁迅故居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鲁迅故居是一座青瓦灰墙的小四合院,从正门进去,是很小的一个院子。北京的初春还是有些凉意,但我看到大门口桃树上的花,我的心里顿时温暖了起来。人一进门,就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幽静的四合院,淡淡的阳光洒在房檐上,北边是他的母亲和妻子朱安的卧室,西边是厨房,东边是女工们的卧室,南边是鲁迅会客和藏书的地方。堂屋的后面,接出的一间小房子,是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这里每间房子的布置都是鲁迅先生亲自设计的。家具都是深色的非常古朴典雅,摆设也很整齐对称。房屋的后面还有一个小院子,有两棵枣树,不过是后来补种的。在此居住期间,鲁迅完成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一部分文章,印行了《中国小说史略》、《热风》等著作,同时还主持编辑了《语丝》、《莽原》等周刊杂志。如今这所简朴的北京普通小四合院,已成为北京鲁迅博物馆的一个组成部分,每日里迎接各地慕名而来的访客。
不大的博物馆,很谦虚,上书陈列厅三个大字,室内,阳光从天井洒落到展厅的每一个角落,看惯了一片黑暗的各种博物馆,突然发现这样一个温暖的所在,多少有点不适应,其实,鲁迅先生骨子里是温暖的,就是在这个小院里,鲁迅先生开始了他与许广平最初的爱情,能够带给人爱意的地方,总是温暖的,一如这个温暖的展厅。
展厅基本是自然光,故居,就是家,在家里没有必要大白天也拉上窗帘,在家里可以一抬头就望见窗外的青青翠竹,在家里可以坐在书桌前凝神,在家里可以翻开童年最深处的记忆。白色的展墙,黑色的大字——逝世前三天,逝世前两天……白与黑的对比中,让人看到了先生的抗争的一生,与黑暗抗争,与时间赛跑,先生最后的手稿,在临终前一天写下,没有完成,如同没有完成的理想。好的陈列是有气场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前一句是金刚怒目,后一句是慈祥温润,这个展厅做到了。
在故居的东边,有一个陈列大厅,摆放着各种展板和实物,浓缩了鲁迅先生一生的经历。“在绍兴”的部分主要 展示了从鲁迅先生在绍兴时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他经历了家道的败落,也由此体验了人生的辛酸。接着,“在南京”、“在日本”的求学经历,使青年时期的鲁迅抱定“救国救民”的信念,后来又毅然做出“弃医从文”的决定。在北京”的教学与革命经历,使他有机会宣传进步思想,在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之下写出慷慨激昂的战斗檄文,唤醒沉睡的国民,激励人们革命救国。在他看来,一个民族的命运,远远重于个人的得失。鲁迅先生的一生,是与整个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精神,也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
看完这些,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鲁迅先生的精神鼓舞着我。
选择参观鲁迅故居的原因及想法
鲁迅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上仅仅停留了55年,他用其中的30年书写了600多万字的著述,这600多万字的著述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近现代以来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作家、思想家和精神启蒙者。即使在他已经离开我们这么多年之后,鲁迅仍是我们永远的民族魂!
鲁迅之所以独领风骚,是鲁迅离我们更近。鲁迅著作的经典性是因为融入我们日常语言和日常生活太深,不知不觉就受其影响。没有哪一个大师经典,像鲁迅的文学那样贴近现当代中国读者。鲁迅的笔下,几乎都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以及他们的生存,他们的困境,他们的爱憎,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不幸与不争。阿Q、祥林嫂、孔乙己这些活在人们身边的人,都成了鲁迅笔下鲜活生动、艺术魅力持久的人物形象,从书斋到市井,口口相传,家喻户晓。我上小学时就学过鲁迅先生的作品。
“鲁迅先生” 这四个字不但表明中国读者对他的敬爱,更表明中国读者对他的亲近和熟悉。
综上所述,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使我敬仰,当然愿意走近他,了解他。
参观照片如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