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园林的虚实相生和心物交融.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园林的虚实相生和心物交融.doc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虚实论 万方 “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清初笪重光在《画荃》中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汤贻汾在《画荃析览》中说 :“人但知有画处画,不知无画处皆画,画之空处全局所矣,即虚实相生法。”这些话虽说的是绘画,其实也适用于中国园林。其一,指由园林的实体与空间所蕴涵的园林之“道”,无论中国园林品类有多少,就其哲学基本精神而言,老庄之“道”就是一种有“大美”而“不言”的“虚”。这种园林之“虚”,实际上是人们在游园时所体悟到的因实景而引起的精神之升华。化实体为虚境,化有限为无限,以尽量引起人们对无尽自然的联想,获得丰富的感受,中国古典园林将自然界的虚情与实景交融统一,并引入建筑物主体的心灵深处,使主体在有限的建筑空间里静观,获得“物我交融”的飘然脱俗的韵味。 其二,在园林空间布局中处处涉及虚实,运用“借景”、“虚景”等手法使迂回曲折的景色变化无穷。对于造园,清代文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 :“若夫园亭阁楼,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又不在地广石多,徒烦工费。”所谓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其目的无非是造成一种幻觉,生出一种奇境。 、 园林空间所蕴含的园林之“道” 道家的空间意识,以自然无为的“道”为尺度,“万物万形,其归一也,由天乃一,一可谓与”,这里的“无”即老子的“道”,老子说它“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若“有”若“无”,却主导着万物的流动运化,衍生出不竭的生命和丰富的生命形态,庄子说道虚而待物,唯道集虚,可见道是“有”和“无”、“实”和“虚”的统一。汉代淮南王刘安在《鸿烈》中云:“天地无形,冯冯翼翼,洞洞漏漏”,它虚无飘渺,却又因宏大连续流动的客观存在而被感知,因此道家的“无”主要是一个抽象而模糊的空间概念,而这种空间的进一步延伸即呈现空间意识清晰化与自然化的双重特征。晋代阮籍曾说 :“山静而谷深,自然之道也”,这里的“道”,是指自然实体和具有“深”感的有形空间,这种强烈的自然意识与空间意识,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开始注重建筑、庭院与自然空间的交流,反映在视觉上,其空间是空灵且渗透的。受道家哲学的影响,中国的建筑“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在园林艺术中,建筑物的功能不再局限于“室之用”,还须可游、可行、可望、可思。庄子的“象罔”突破了孤立有限的境象,提倡创造虚幻的境象以象征宇宙人生的真谛。而司空图论“境生象外”、“得其环中”,这就表明主体应道出具体实在的物象,使内在的精神与外部景象相融相通,再造出虚灵的世界,实现对意境的体悟,从而把握住“道”,达到庄子所追求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贯通境界。可见,这里的“虚”和“无”,并不是真正的空,乃是容纳了万物的精神性的“实有”。于物而言,指的是内含于境象中的意,于人,便是主体的情思,“实”和“有”,也非是具体客观的存在物,而且是包含精神内容的通透的实有存在。因此,虚与实的统一相生,成为核心的审美特质和构成原则。 在园林中,代表实相的建筑物和自然山水,以真实的空间尺度表达着主体的现实生活环境和状态,它起着枢纽的作用,决定着园林意境的整体生成。它一方面有着对自然景物“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糅合作用,另一方面,它又能将主体的情与自然的景酝酿合一,实现“反虚入浑”的境界。因此,园子里的亭台楼阁廊榭等,一律都留有极大的空间,与自然山水相连,使二者相互吐纳,从而“化实为虚”。如中国山水画中亭台楼阁桥等,皆以化实为虚,成为透空的部分,不是实有的部分,反而为山水中留出虚实、留出空白,茅屋瓦房的作用皆是如此。因此,园中的建筑物并不是完全的透空,它能“通望周博,以畅远情”,人在“空虚”的氛围中收纳了它,并营造出广阔的心理空间使之弥留,再创造出新鲜各异、饱含韵味、即物即真的美感体验。它不仅限于此,它还紧紧与自然环境及相关的生活意绪联系着,如李泽厚所言:“建筑群与自然山水沟通汇合起来,真实的建筑与生活意绪也联系起来。”而园林中的自然山水花木,从表面看来,它们是宇宙的灵物,是园林主人借以表达心灵的写照。以山水花木品性自喻,保持君子清净高洁的品格,他们要在其间“畅神”,让自然的灵逸之气充溢内心、超脱尘俗,以实现“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的“大我”。因此,自然山水在园林建构中,主要是作为情的因素存在的,是文人们主观情感的幻化和人格的象征。 在欣赏园林时,人可以无所顾忌地袒露本性,以复归心灵的独立自主与和谐安宁,享受一种自在自主的生命的自然美感,进入一种自由和谐的生命和精神境界。它打破了建筑物这个静止、质实的空间形态,将人从现实的有限空间引入时间的无限流动的遐思当中,从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