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汇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过华清宫 杜 牧      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 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 舞破中原始下来。    三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阅读《华清宫绝句》 1.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2.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4、写作技巧? 此诗以小见大,从贡荔枝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发,表达诗人对统治者荒淫骄奢的生活的讽刺。表达含蓄、精深。诗人没有明确说出玄宗的荒淫好色,杨贵妃的恃宠而娇,而形象地用“一骑红尘”和“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就收到比直抒己见更强烈的艺术效果。 * 写作背景: 华清宫在长安东二十五公里临潼县城南骊山下,唐贞观十八年(644)太宗皇帝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唐玄宗于开元十一年(723)修建为行宫,“治汤井为池,环山列为宫室,又筑罗城,置百司及十宅”。原名温泉宫,天宝六载(747)改名华清官,长生殿就在此宫内,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里寻欢作乐。 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到了破坏,多年过后,杜牧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面对断壁残垣,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这三首七绝。 从长安回望骊山的景色如锦绣一般,山顶上,华清宫的门一扇接一扇地打开 ,一名官差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把荔枝送到黄帝和贵妃避暑的华清宫。嗜食荔枝的杨贵妃 尝着鲜美清凉的荔枝,嫣然而笑。可外人谁能想到,那奔驰的驿马是为了进呈荔枝而来。 诗歌大意: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概括与想象从总体上勾勒出华清宫所在的骊山美的形象特征 写出骊山之上一派辉煌景象 一是在尘土中流血汗飞驰而来的使者;一是深居宫闱,望见使者到来笑逐颜开的杨贵妃。两相对照,具有一种含蓄辛辣的讽刺力量 揭露皇帝为宠爱妃子而无所不为的荒唐,鞭挞了唐朝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 这是首咏史七绝。借咏杨贵妃吃荔枝之事,讽刺唐玄宗取悦杨贵妃,荒淫误国,形象地揭示了建筑在剥削和奴役人民的基础上的统治阶级奢侈享乐生活的残酷本质。 3.诗人写作的目的? 借古讽今。这首诗借吟咏杨贵妃吃荔枝之事,寄寓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表达对唐玄宗和杨贵妃骄奢淫逸生活的批判。寄寓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语含讽刺。 (一切有责任感、有忧患意识的文人们在看待历史时,无不以深邃的目光、劲健而又流畅的笔调,将写景、抒情同怀古咏史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表现一种深沉的、盛衰兴亡的历史感慨。) *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