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八19世纪起来的文学艺术;一、世界的文学;一、世界的文学:现实主义文学;2、欧洲文学;(2)美国文学:;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899年出生于芝加哥一个医生家庭,1917年中学毕业后就当报社记者,上过意大利前线。他喜欢滑雪、斗牛、打猎,这些往往都是他作品的背景。20世纪40年代,曾来中国报道抗日战争。二战以后,移居古巴,创作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古巴革命后,回到美国。1961年,因精神忧郁自杀。海明威的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逼真的记述、简约的文体、细致入微的心理剖析和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使他成为开创一代文风的巨匠。 ; 海明威是个传奇人物。他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因此作品中的人物不少是藐视死亡的勇士。《太阳照旧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都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反战情绪,成为描写两次世界大战的名篇。;代表作《老人与海》;3、亚、非文学;;泰戈尔散文诗欣赏;4、无产阶级文学;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被誉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文学奠基人以及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
散文诗《海燕》,创造了一个勇敢的海燕形象,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是一篇不朽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战斗檄文与颂歌。; 《母亲》主要写年轻工人巴维尔及其母亲尼洛芙娜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后,逐渐觉醒,以及巴维尔领导的工人小组的成长过程。然而在“五一”节示威游行中,巴维尔等人不幸被捕。
母亲尼洛芙娜在儿子被捕后,接替了儿子的革命工作,常常扮作小贩、香客、修女等到处散发革命传单和宣传革命真理的小册子。在审判巴维尔的法庭上,巴维尔正义凛然地控诉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和罪恶,同时也表明了对革命胜利的信心。而母亲则在传送巴维尔演说的传单过程中被宪兵抓住。
小说通过“母亲”这个形象,真实地再现了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工人阶级和革命群众反对沙皇统治的不懈斗争。小说将人类最崇高的情感——母爱和人类最神圣的事业——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融为一体,以革命乐观主义预示了旧时代的必然灭亡,表达了作者对革命??胜的信念。 ;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早年留学日本,当他看见大多数国人的愚昧与麻木时,决定弃医从文,试图用自己的文字来感染和唤醒中国人民,并以此来改变国民精神。
1918年,鲁迅发表了《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这部小说借“狂人”之口揭露了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作者借阿Q描绘出了无数麻木愚昧的中国人形象。阿Q所谓的“精神胜利法”,正表现了被压迫者身上无可救药的精神病态。鲁迅先生希望通过描画这些“沉默的国人的魂灵”,来促使人们反省自身,扫除愚昧和麻木,唤起国人斗争的勇气和精神。;背景:;音乐流派及代表人物; 立体派,是进入20世纪以后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现代艺术流派。立体派画家一反传统绘画的特点,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由于画面破坏了人的正常视觉,所以会有支离破碎的感觉。;《拿烟斗的男孩》;“粉红色时期”;《亚威农少女》; 1937年4月,法西斯空军轰炸了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镇上的无辜居民惨遭屠杀,这一罪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毕加索义愤填膺,随即拿起画笔,进行构思,并以此事件为题材,创作了震撼画坛的名作《格尔尼卡》。画面采用了立体主义、半写实主义等多种手法与风格,描绘了战争带给居民的伤亡和惊恐。整个画面给人以极大的震撼。毕加索用他的艺术做出了卓越贡献,因而获得了西班牙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尊敬。
毕加索一生都在不断地追求,在不同的创作时期创作了各种艺术风格的作品,用自己的艺术之笔谱写了一曲不朽的生命之歌。 ;世界有2幅画是用防弹玻璃做保护的,其中之一是达芬奇的《蒙那丽莎》,另外就是毕加索的这幅《格尔尼卡》。;乍看起来,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甚至给人一种杂乱的感觉,似乎在表达着与轰炸时居民四散奔逃、惊恐万状的混乱气氛。然而,仔细观察此画,却发现在这长条形的画面空间里,所有形体与图像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精细的构思与推敲,而有着严整统一的秩序。画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图像互相交叠,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轴,恰好将整幅长条形画面均分为两个正方形。画面左右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