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_两河流域与波斯介绍.pptVIP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讲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和 波斯文明 ;一、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1、地理环境 2、历史进程 3、文明贡献 二、波斯文明 1、文明的起源 2、文明的贡献和特点 ;一、美索不达米亚文明;1、地理环境;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以今天的巴格达为界,可将美索不达米亚分为南北两部分,即北部的亚述和南部的巴比伦尼亚。划为亚述的北部地形为高地,自然资源和降雨相对丰富,在前1600年产生了名为亚述的军事帝国;而划为南方的巴比伦尼亚地形为低地,此地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当地人使用灌溉进行农业生产,丰收的农产品使城市得以发展,此地区于前3500年左右产生了苏美尔文明。到了前2000年左右,苏美尔文明一度衰落,南方后来兴起的巴比伦继承了苏美尔的文明,并成为该地区的中心城市。但随着波斯人和希腊人的先后崛起和征服,已经辉煌了几千年的文字和城市逐步被荒废,最后被人们所遗忘。直到19世纪中期,伴随考古发掘的开始和亚述学的兴起,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才慢慢呈现在世人面前。;2. 历史年表;古提人入侵;米坦尼;公元前539年波斯人征服标志着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终结,因为美索不达米亚当地各民族和王朝从此再也未能统治本地区。随着希腊人取代波斯人,罗马人取代希腊人,阿拉伯人取代罗马人,楔形文字逐渐停止了使用,外来艺术和建筑风格传了进来,旧有的城市化为废墟,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城市。(巴比伦衰微之后幼发拉底河一底格里斯河地区兴起的最宏伟的城市是巴格达,它是由阿拉伯人兴建的。)公元二世纪之后,巴比伦被完全遗弃,被附近的流沙和迁徙不定的河流深埋在地下,以致无人知道它的确切位置。直到公元1900年后不久,考古学家才重新把它发掘出来。不过美索不达米亚的遗产却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传留后世。 ;3、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贡献 ;城市建筑到新巴比伦时期达到最高境界:巴比伦城的重建。它占地达2,100英亩,典型的苏美尔城市仅占地135英亩。(西欧最大的城市之一巴黎直到20世纪初期大约仍只有两个巴比伦那么大。)巴比伦城的色彩:最为著名的例子是因其富丽堂皇而的巴比伦城墙,它是由尼布甲尼撒主持兴建的。城墙以亮丽的蓝色为底色,由白、黄两色组成的狮子、公牛和龙的图案散布在城墙各处。该城共有8个城门,其中的北门,即伊什塔尔门(该门因是奉献给女神伊什塔尔的而得名)表面用蓝青色琉璃砖装饰,砖上有许多公牛和神话传说中的怪物等浮雕。城内主干道中央用白色和玫瑰色石板铺成。街面上店铺林立,非常繁华。尼布甲尼撒不仅建设了巴比伦城墙,还主持兴建了古代世界的另一个奇迹:巴比伦“空中花园”。 ;3.2 文字的发明。两河流域有独特的文字系统,世界上最早的系统文字就出现在苏美尔时期。考古学家在基什附近的奥海米尔土丘发现了一块约在公元前3500年的石板,上面刻有图画符号和线形符号。这是两河流域南部迄今所知最早的文字。两河流域书写的材料是用粘土制成的半干的泥板,笔是用芦苇杆(或骨棒、木棒)做的,削成三角形尖头,用它在半干的泥板上刻压,留下的字迹笔画很自然地成了楔形,因此称为楔形文字(cuneiform)。写好后的泥板晾干或烧干,长期保存。苏美尔人所创造的楔形文字,经过演变,被后来的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所承袭,并随着商业和文化交流的扩大而传播到整个西亚。 ;3.3 艺术 (1)苏美尔艺术。苏美尔人在建筑方面也达到了古代很高的水平,最主要的建筑遗迹是塔庙。由于两河流域没有巨大的花岗石,苏美尔人以用砖块建造塔庙。苏美尔人习惯于在旧神庙原址上建新庙,因历代续建,神庙地基变成了多层塔形的高台,顶端供奉着神龛。这种高台建筑,叫“吉古拉特”(Ziggurat)。 苏美尔人在造型艺术上早期以小型雕塑和镶嵌艺术为主。出土的金制的匕首和头盔、祭司组雕、公牛头和画板(牛头竖琴) 、“乌尔军旗”(standard of Ur)等,堪称当时的典范。后来,苏美尔人偏重于较大型的雕像和浮雕(纳拉姆辛石碑)。 ;(2)亚述人的艺术成就。在建筑和浮雕方面,亚述曾取得过巨大成就。亚述帝国时期,出现了大规模的王宫建筑。王宫大门两边墙上有许多人面兽身的浮雕,门口还有一对三四米高的人面狮身、羽翼、牛脚的雕像。王宫墙壁上装有许多浮雕,一般都表现国王出征、狩猎和宫廷生活的题材。这些浮雕上的人物,一般表现得比较呆板,而动物都刻画得很生动形象。 ;3.4 宗教;新巴比伦时期的宗教已不同于苏美尔时代的宗教了。新巴比伦人的宗教可以称为拜星教。正如我们在上面提到的那样,神被视为星宿。马尔杜克成为木星,伊什塔尔成为金星,如此等等,星辰机械地主宰万物。这种奇怪的观念的产生应该说是美索不达米亚固有的宿命论思想发展的结果,但它又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原有的宿命思想,最终出现了顺从的观念。既然作为星宿的神的行事难以捉摸,那么人最好听从命运的摆布。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